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抗日民主政权在这里诞生
存款准备金率
20日起再上调
5月份我国CPI
同比上涨5.5%
具体运作
“道德模范故事汇”情动绿城
世界献血日市民踊跃献血
延边客人考察
郑东新区建设
我市民警获授全国
特级优秀人民警察
今年我市援疆
项目将达13个
建筑工地创文
提出具体标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抗日民主政权在这里诞生
发动群众支持抗日

本报记者 张 立 通讯员 郑海峰 文/图

新密市超化镇栗林村竖立着一座纪念碑——密南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碑上刻着:1945年3月12日,河南军区第一、四支队攻打荟萃山,击毙国民党郑州行政专署专员王光临百余人,俘200余人,并缴获一批枪支弹药。碑旁一间平房,碑后是一棵年代已久的大槐树,槐树上触目惊心的弹孔见证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抗战岁月。

村里来了八路军

据史料记载,1945年3月5日,中共密南县委员会、密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超化栗林成立,书记朱波、县长郑建中。密南县委、县政府成立后,立即着手基层政权建设,县政府下辖5个区公所,领导全县的抗日救亡运动。

“我13岁跟着皮定均司令当兵,1949年解放后回乡。当年跟随共产党南下当兵的,现在全村就剩我自己了。”81岁的革命军人张炳奎的家就在纪念碑旁。

张炳奎回忆,当时父亲听说共产党要在当地建立政权,把自己住的三间草房让了出来,成为密南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父亲为八路军种过菜,大哥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二哥牺牲于淮海战役。1943年, 13岁的张炳奎参加八路军,曾在战地医院和无线电台做勤务。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中央军委授予他“抗日英雄”勋章。

已经85岁高龄的张华堂戴着草帽,看起来和农村的普通老汉差不多,可一谈到抗日战争,便双目有神,精神抖擞,他当年曾为抗日民主政府工作。“我那时是民兵,经常给政府站岗放哨……” (下转第三版)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