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新郑.法制 上一版3
“都是创新社会管理带来的好”
图片
玻璃高空坠落扎伤人
窗户破损业主均赔偿
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试点进程
“俺再也不用担心没有户口了”
着眼“长远” 着手“细节”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都是创新社会管理带来的好”
——和庄镇“农村社区化”见闻
新郑法院通过开展巡回办案、回访当事人等措施,努力践行司法为民。图为6月10日法官在对当事人进行回访,征求意见和建议。 本报记者 冯伟尉 轩宇 高凯 赵地 王喆 通讯员 左世友 赵梅香 王冰山 王军现 黄丽娜 文/图

今年以来,新郑市和庄镇以“农村社区化”为重点,着力建设“同一平台、全面监控”的科技防范体系,并组建镇便民服务中心、社会法庭等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近日,记者走进和庄镇,近距离了解“农村社区化”的魅力。

社会法庭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社会法官’本事可真大,彻底解决了我这闹心事啊。”和庄镇穆庄村村民连新正感慨地说。

前不久,连新正的朋友侯某因急用钱,向连新正借款三万元,约定三个月还款,由于时间到了未能还款,且多次要账未果,连新正就向和庄镇社会法庭申请了调解。

“4月27日申请的调解,5月9日就解决了。”连新正高兴地告诉记者,“这‘社会法庭’真是人性化,比起打官司,既节省了时间,又减少了诉讼成本,真是一举两得啊。俺俩最后还握手和好了。”

“村民发生纠纷一般都是因为一点小事,可能是一句话,但谁都不愿‘低头’,实际上只要有中间人从中说和一下就可以化解。好多纠纷没必要打官司。自从有了‘社会法庭’,真是减少了太多不必要的麻烦。”穆庄村村支书也深有感触。

便民服务中心架起“连心桥”

“想着在外打工挣钱挣得多,回来后才知道家乡有那么好的政策,镇里便民服务中心给我介绍了很好的工作,一点都不比外面差。现在我月收入在1600元左右。”和庄镇东高村村民鲁娟高兴地告诉记者。鲁娟是在4月份被便民服务中心介绍到一家公司工作的。

据了解,新郑市在各乡镇(街道)设立便民服务中心,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宗旨,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最大限度地为群众办事,已经真正成为掌握社情民意的“信息站”、跟踪问效的“督导站”、化解纠纷的“稳定站”、为民解难的“服务站”,架起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火眼金睛”保障“路畅民安”

“这摄像头可帮了我们大忙了,以后就不用操那么多心了。村里人的安全也有保障了,真是又实用又方便,政府真是为俺老百姓办了大实事啊!”和庄镇付庄村村民付建军对自家村口前新安装的摄像头赞不绝口。

据了解,和庄镇镇区和各行政村、学校、企业、敬老院等人口集中的地方以及主要道路等处都安装有360度旋转的摄像头,能直接联网市公安局的高端监控设备终端,实现点位与点位相接、相连,构成全网覆盖,既具有治安管理功能,又具有交通道路管理功能。此外,他们还配置了巡防队,实行24小时不间断网格化巡逻,监控中心值班人员与巡防队员相结合,只要一有“情况”,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必要时公安部门出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

6月13日,新郑市和庄镇巡防队员在辖区巡逻。近年来,新郑市各乡镇均成立了巡防队,负责辖区的治安巡逻,协助公安机关开展防盗、防暴和治安秩序的维护等工作,巡防队的成立,为群众生产生活筑起一道平安线。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