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移动让文明之花绽放
我省五年增产
粮食超千亿斤
24条公交线夏季延时
退役士兵党员
重温入党誓词
沪深股市反弹遇阻
亚太股市涨跌互现
全省高考评卷完成过半
2020年 服务业扛起郑州半壁江山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我市发布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意见
2020年 服务业扛起郑州半壁江山
具体措施扶持政策

本报讯(记者 张乔普)昨日,市政府公布了《关于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5%。郑州,将成为带动能力强、辐射区域广的内陆型国际物流中心、我国重要的现代商贸中心和中部会展产业龙头城市。

宏伟目标

推进服务业发展,市政府制定清晰的目标规划:2013年,启动并快速推进制造业二三产分离工作,服务业增加值超过2300亿元;服务业从业人员年均增加10万人,超过225万人。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发展集聚新格局初步形成,二三产分离工作全面展开,服务业增加值超过37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5%左右,服务业从业人员超过245万人。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5%,服务业所占比重将超过农业、工业的生产总值总和,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郑州将成为带动能力强、辐射区域广的内陆型国际物流中心、我国重要的现代商贸中心和中部会展产业龙头城市。

具体措施

建设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强化规划政策引导,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通道建设,积极发展国际物流、空港物流和保税物流,重点建设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发展食品冷链、医药、钢铁、汽车、电子信息、纺织服装、邮政、粮食、花卉、建材等十大物流行业;以“三联互动”为主线:即物流、产业、市场的联合,物流中心、分拨中心、配送终端的联网,对外集输与对内集配的联动;逐步提升郑州在全国物流格局中的枢纽功能和地位。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到2013年达到555亿元,到2015年力争达到700亿元。

建设现代商贸中心。优化批发市场和零售网点布局,创建数字化商贸城,壮大销地型商贸经济,拓展产地贸易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欧亚集散贸易,推动商贸业开放式发展,增强郑州商贸聚集、辐射和带动能力,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商贸中心。规模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年均增长20%。

建设中部会展产业龙头城市。以郑州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为依托,强化政府对会展业发展的引导和扶持,加强会展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会展业空间布局,以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为导向,以“展览、会议、节庆”联动发展为主线,全面提升会展业服务水平,培育郑州特色会展业“产业集群”,推动郑州会展业跨越式发展,把郑州市打造成为中部会展产业带龙头城市。会展展览面积年平均增长10%。

探索二三产分离新路径。加快发展与制造业相关的研发、设计、创意、信息、技术、商务、金融等服务业。选择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等行业的重点企业,率先开展二三产分离试点,将研发、设计、物流、信息咨询、专业配套等生产性服务剥离出去,成为独立的经营主体,促进向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进而发展壮大服务业。

完善服务业发展相关政策意见。修改完善《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系列扶持政策,编制《郑州“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全面政策规划支撑。

扶持政策

目标的实现,关键在落实:我市将加强专项资金配套,增加财政资金投入额度。市财政每年安排服务业各类专项资金不少于5亿元,并随经济增长逐年增加资金额度。

凡是国家法律未明令禁入的服务业领域,均可向外资、社会资本开放,并实行内外资、内外地企业同等待遇。我市还将给予土地支持政策,城镇黄金地段优先用于发展现代服务业。

同时,对第三产业加大税收优惠力度,物流企业在全市范围内设立的不具备法人资格的跨区域营业机构,其企业所得税一律由总部统一汇总纳税,不得重复征收。对于重点发展的鼓励类服务业用水、用气价格将实现与工业同价,电价执行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

此外,我市将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大力拓宽银企对接渠道,建立政、银、企定期联席会议制度,探索仓储设施和运输车辆抵押、仓单质押、存货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多种形式的担保方式。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