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倍增发展 澎湃动力哪里来
千余医学专家聚郑
共商优势资源整合
明年“校长推荐生”
过一本线即可上北大
香港中文大学提供
网上报分排名服务
“苍生大医”郭春园
1214名学生中招可加分
市、区两级就学服务机制启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倍增发展 澎湃动力哪里来
——看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新党建的“雁阵效应”(上)

本报记者 杨彦鹏

(上接第一版)

一把“国尺”量工作,量出了一院决策的高效率。

信息化建设是一院创先争优的“代表作”。一院在省会医疗机构率先实行一卡通,被省卫生厅定为第一批信息化建设4家试点之一。院领导狠抓落实,在五一假期每天坚持加班到凌晨1点,带领信息科完善住院部电子病历,同时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关于信息化技术培训,迅速实现与港区医院、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络对接、与省市级的网络对接,实现信息共享,方便病人,减少环节,同时更加有效地减少病人医疗费用。

一把“民尺”量作风,量出了队伍执行的高效率。

为进一步服务病人,提高诊断效率和治疗效果,从物价科、质控办、放射科、农合办等有关科室抽调人员,成立综合物价检查组,自4月10日起对临床科室现运行病历、医疗质量和物价进行为期6天检查。裴院长不辞辛苦,带领检查组每天下午6:30到晚上12点对临床科室开展“背靠背、面对面”的检查、点评,肯定成绩,查找问题,点明方向,评出干劲,使之成为规范医疗行为的“加油站”,完善病历的“指导站”,密切医患关系的“连心站”,充分调动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一把“民尺”量胸怀,量出了基层党支部的协调效率。

面对百姓渴求,他们以民生为重,宁苦自己,不苦病人,坚持公益,雄心不变。

今年3月,党员干部带头组织全院职工捐款20万元,免费救助先心患儿,医院为患儿家庭报销300元的路费,还补助100元的营养费,真正让特别困难的家庭能给孩子看得起病,3个多月来已为 20名先心患儿成功手术。

知名胸外专家、科主任李凯是外科党支部委员,为确保手术质量和护理质量,把党员骨干放在每一个医疗环节重点把关。病人术后病情不稳定,荣获党员示范岗的责任护师赵欣,带领护理小组在术前术后全程跟踪护理危重病人。一位很不幸的2岁先心患儿,生下来就被父母遗弃,被兰考县一家福利院收养。幸运的是遇到惠民好政策,被送往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免费手术治疗。赵欣又是给他买衣服、买饭,还为孩子起了名字叫“心蕊”。心蕊的腿发育不好,走路需要特别照顾,赵欣干脆就把孩子接到自己家里照顾,还教孩子识字看小人书。如今孩子术后已康复出院,变得天真可爱。赵欣快乐地说,患儿幸福的微笑就是给她最厚重的回报。

4月20日,国际微笑行动组织把进入中国20周年的庆典特意设在一院举行。这是在一院举行的第7届国际微笑行动,在短短一周时间里,免费为130多名唇腭裂患儿成功手术,不但报销路费,还为患儿购买了3万元的医疗保险。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70余名国内外顶级专家,面对团结互助、技术精湛的医院专家和护理团队,还有100多名党、团员组成的志愿者服务小分队,纷纷赞叹一院党员干部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

一把“民尺”鞭策和激励党员干部实干为民,月月慈善活动,天天创造感动,谱写了一部和谐为民的“医魂史诗”。

去年6月份到一院任副院长的许金生深有感触地说,一年来,他是带着感动干工作,带着真诚在学习。他说,一院领导班子个个都有“不干出一番事业誓不休”的精神头。6年来每一个决策、每一项落实、每一次考验,正是这样一支先锋队肩负使命走在前列,用坚定信念捍卫旗帜,用坚实的步履开拓道路,为医院求发展,为百姓谋健康,铸就了一段创新求索的历程,挺起了全院职工昂扬奋进的脊梁,凝成了一个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一院品格。

搭建一个干事成事的创业天堂

如果说航空港区医院是医院倍增发展的“增长点”,创先争优的“杰作”,那么,为人才搭建干事成事的创业平台,培养、锤炼和造就出来的学科带头人和专科领衔专家便是党建工作的一个结晶,为医院打造精英专家技术服务圈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为什么不能当“第一”?

这是2005年院长裴国梁新上任时向党委班子提出的一个值得“求索”的党建课题。一院第一批引进的学科带头人、省会郑州知名心血管专家余宏伟说,他就是奔着院长这句深沉的话而来一院工作的。

副院长余宏伟负责内科业务工作。当年为其名曰的“第一”人民医院,尽管是综合医院,可是缺技术、缺设备、缺人才,队伍一盘散沙,根本就没有心内科,谈不上治疗什么疑难杂症,更不必说“介入手术”。

围绕打造“第一”品牌的梦想,院党委实施“361”人才梯队培养工程,实行一个项目、一个头雁、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推出了人才培养的资金支持决策机制,需要什么设备、需要哪类人才、需要多大舞台,专科的领头雁说了算。

为了尽快开展、尽多地开展三级医院的“标志性”技术项目,硬性实施高端推进,硬性购置国内外最先进的医疗设备,硬性开展新技术,一批又一批医务人员成为全国、省、市各专业委员会的常委、主委。去年5月,医院顺利通过省卫生厅妇科内镜专家组的检查验收,成为全省第一批取得妇科内镜诊疗且能够开展妇科四级内镜手术技术资格的医院。我国烧伤界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 “安家”该院新设立的院士工作站,推动烧伤专科向医疗卫生科研更高层次、更高领域迈进。同时,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强强联合”,签订了技术协作和双向转诊协议,开通绿色通道,使广大群众不出郑州便能享受到国内知名专家的医疗服务。

6年来,医院通过多种渠道引进人才,以每人年薪60万元的高薪引进各科首席专家5名,引进学术带头人30余名,副高以上专业人员100余名,博士、硕士300余名。持续落实医院“361”人才梯队培养工程,结合专科新技术项目的推进,先后选派优秀职工、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154名到国内外知名医院进修学习。院党委除了注重技术能力,更加注重的是具有共同信念、综合素质高的实用型专家,在引进和培养的人才队伍里共产党员占80%多。

余宏伟副院长带领内科党员专家骨干,把智慧锻造成阶梯,打造精英专家团队。这一“雁鹰方阵”和时间赛跑,与科技同步,和患者贴心,与病魔搏击,全天候开展急性心肌梗塞支架治疗,为患者开辟了一条绿色生命通道,全年介入治疗超过1000例,以奋进的姿态抢占全省医疗技术的“制高点”。

妇儿五官科党支部委员杨建丽,是儿科患者心目中的“美丽妈妈”,把世上最伟大的母爱同精湛的医疗技术珠联璧合,促进专科技术跃入省内先进水平,儿科倍增发展拥有4个病区。程艳波、杜秋萍、沈梦萍、张念陪四位病区主任既是专家,又是优秀共产党员,在业务一线发挥着先锋和凝聚团队作用。

儿一病区主任程艳波是医院新引进的消化科专家,她说:“我看重的就是一院有那么好的技术设备。”她率先在省内组建儿科消化病房,创新开展胃肠镜检查及镜下治疗,凭借高超技术把每一台手术做到精细,以追求卓越的精神完成国家级专利一项,迅速成长为优秀青年专家代表。鲜花荣誉纷至沓来,但程艳波淡然处之。她始终牢记:压力责任未敢忘,抓紧学习未敢忘。这是她对党组织的承诺,也是在艰难困苦中支撑她永不停歇的信念。

如鱼得水,那是做事业的一种快乐。妇科主任侯保萍说,当年她是被一院领导班子的先进发展理念和重视人才的那股热情所感动,才放弃原单位来这里创业。她率先垂范,在她心里,院为重、家为轻,患者为重、名利为轻,在省会率先采用先进的悬吊式腹腔镜技术,填补了省内这一领域的空白,每月大手术多达208台。后来,她原来所在的医院领导专一带领骨干人员前来一院取经,赞叹一院是一个陶冶人的大学校,是一个让人干事成事的创业天堂。

今天,当人们惊叹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事业发展的速度时,也有人在悄悄探寻一院倍增发展的的秘籍。答案是 “一院精神”,即:忠诚事业、患者至上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可以说,一院精神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卫生领域的继承与发展。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