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对基层法院涉执信访工作的几点思考
清理公路乱收费
重在还路于民
银行收费,减法总是做不过加法
媒体新论
西安怎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西安怎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都市建设

关于“战略功能定位”

根据国际化大都市的基础理论、标准体系、建设发展的“路径规律”,我们认为,西安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功能定位是:

(1)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东西方文化交流平台,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

(2)中国东西部区域间的“产业桥链”枢纽城市;

(3)中国与西亚、中亚及亚欧大陆桥“产业桥链”的“枢纽”城市;

(4)洲际间“产业桥链”枢纽城市;

(5)地区、国家乃至国际战略新兴技术与新兴服务的研发中心;

(6)地区、国家乃至国际的人才基地与输出中心。

同时,战略功能定位具有动态阶段性,即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0~2015年,搞好规划、打好基础。第二阶段,2016~2020年,重点突破、基本达标。第三阶段2021~2030年,整体推进、全面提升,西安的经济功能达到区域性国际化大都市水平,科技、教育在亚洲的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文化、旅游更加具有世界性,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区域性、专业性国际化大都市特征明显。在三个阶段,分别构建不同的城市功能体系,体现为分阶段逐步递进的动态发展过程。

关于“总体目标”

遵循“四阶一脉三轴”规律,我们将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规划,归纳为“1-6-3-3-3工程”。即——

“1”:一大总体目标。

“6”:六大国际化城市功能定位。

“3”:三大阶段目标与动态、产业体系。

“3”:三个突破口:战略性新兴技术、历史文化旅游、现代物流。

“3”:三大支持保障体系:即坚强的领导力体系,科学的政策,完善的体系与体制、机制。

据此,我们认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总体发展目标可定为:

通过实施“1-6-3-3-3工程”,建立科学化、系统化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动态城市功能体系和动态产业体系,使西安成为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东西方文化交流平台,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与中西亚间及亚欧大陆桥的“产业桥链”枢纽城市;洲际间“产业桥链”枢纽城市;地区、国家乃至国际战略新兴技术与新兴服务的研发中心;地区、国家乃至国际的人才积聚与输出中心;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关中城市带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衬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

通过三个阶段的努力,到2030年,西安的经济综合实力达到区域性国际化大都市的水平, “产业桥链功能”充分发挥,科技、教育在亚洲的积聚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文化、旅游更加具有世界性,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区域性专业性国际化大都市特征明显。届时,西安基本建成国际化大都市。

关于“产业配置”

西安市产业总体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的趋势,三次产业结构从“一、二、三”演变为“二、三、一”,再到现阶段的“三、二、一”。目前,西安市处于第一阶段现代化中期,在大力发展五大主导产业的过程中,要以工业为先导,加速工业化;预计到 2015年争取初步完成第一次工业化,为全面提升西安的经济实力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随着西安市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的过渡,在产业结构上工业比重逐渐减弱,向服务业转移;在产业布局上,工业布局城市边沿化,工业与工业物流、工业人口向城市郊区和二三级城市转移,新型服务业、服务物流向西安城市中心地带移动,中心城区功能轻型化,周边功能重型化。

到2020年,西安基本完成工业化,开始向第二阶段的现代化,即知识经济时代转型。现代化进程由现代工业产业结构向服务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此发展过程中,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形成以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和文化旅游四大产业为支柱,战略性新兴技术、历史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业为突破口的动态产业体系。

关于对策与建议

总的来说,西安虽然具有许多综合优势和发展潜力,在国内得天独厚,在世界大城市中也并不多见,近年来西安综合实力增长较快,但仍然落后于国内一些发达城市,按国际通行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衡量,其差距则更大。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任务是艰巨的、复杂的、长期的,5年、10年不可能达到,需要一代一代西安人艰苦奋发、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拼搏。在这一过程中,有几点值得重视:

1.规划先行。应按照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定位,尊重和依据发展规律,对城市规模、土地利用、产业布局进行战略性规划,为争取国家支持、参与国际竞争奠定基础。

2.找准优势特色“突破口”。打造国际化都市应选好突破口,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尽快取得亮点。据观察研究,突破点就是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技术、历史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业为“产业先锋”,突飞猛进,争取战略性优势。同时,应该看到,要把西安打造成为纽约、香港这样的综合性国际化大都市,难度极大,我们应根据西安的基础和优势,进行差异化发展。既然“大西安”建设总体定位是在区域性、专业性和历史文化特色上,我们就应该制定针对性强的重大对策、措施来实现既定目标。一个城市要想融入国际必须依靠优势推动和特色吸引。西安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在步骤上,应从具有比较优势的历史文化、科教、旅游等方面起步,以其作为战略启动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和文化旅游等产业,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建立结构科学的动态产业体系。

3.遵循“四阶一脉三轴规律”,立体发展。城市中心区与边缘区乃至关中城市群之间采取立体放射状扩张方式,建立卫星城镇和边缘化集团。通过高效率、网络化、大运量、立体化的交通体系建设,将工业人口、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产业与资源有序、低成本地从城市中心迁出;遵循“四阶一脉三轴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关天经济带城市群不同区位在功能分工和资源空间配置上的互补优势,形成具有产业功能连接组合的“国际化产业城市带”,推动西安的国际化。

最后,抓住机遇。应充分利用国家给予西安的特殊地位,抓住国家第四次产业大调整和工业资本战略西移带来的重大机遇,构建“资本洼地”加大对东部和国际资本的吸纳,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争取更强大的动力。

(作者系朝华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

西安怎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单元庄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