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3版:中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教育是一种责任
清渠还需活水来
培训市场雾里看花
0624金燕
0624逸夫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教育是一种责任
——访管城回族区实验小学校长史淑云

“教育,与其说是一种事业,不如说是一种责任。”这是史淑云最常说的一句话。

在她的心中,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来自于校长职务的特殊性。校长既是老师又不同于老师,责任非常重大。”史淑云说。

在孩子们眼里,史淑云是一位温柔而和蔼可亲的校长。她会经常走进教室,走到孩子们中间,和他们一起聊天,大家说说自己的家人,自己的爱好,显得快乐无比。

“‘学生’二字的含义就是学会生活知识、学会生存技能、懂得生命的意义。”史淑云告诉记者,素质教育其实就是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培养他们远大的目标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的特长、自信心、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协作能力。“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让孩子们真正地快乐成长。”

除了对学生的责任,校长更肩负着让教师快乐成长的责任。史淑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她平日对教师的精神生活十分关注。怎样才能让老师们感到舒心?这是她最常思考的问题。

每年春节,史淑云都会带着领导班子到各位老师家走访。退休老师要走访,年轻老师也不例外。“走进每个家庭,才能看到老师们在非工作状态下的一面,也能更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史淑云真诚的付出令老师们深受感动,也令他们的家人更加理解和支持教师这种职业。

史淑云对老师通常都是表扬和鼓励,很少批评。“每位老师都是活生生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色,需要你去发现,去尊重。这样才能让他们更自信。”她常常走进办公室,如朋友一般和老师们谈谈理想,聊聊心事。史淑云非常享受这种感觉,她常说:“无论是经常为学校争得荣誉的老师,还是默默无闻的老师,他们每个人在我心目中都很重要。”

古人云:大智治制,中智治人,小智治事。而在史淑云的心中,最大的智慧莫过于治“文化”。什么样的管理才能让老师更乐于接受?史淑云说,“最好的管理就是自我管理,一所学校应该有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老师工作不是被动的,而是自发的,是一种愿望。”

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管城回族区实验小学开展了“快乐课堂”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机器人、摄影、烹饪、葫芦丝等十余种课程,使老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但该校老师无一不认真对待,积极主动承担,人人争做育人的“肥沃土地”,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或许,这就是治“文化”的力量。

本报记者 李 杨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