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小小“麻雀”吸引世界目光
公益演出奏响“爵士之光”
■体坛动态
建业创造中超不胜新纪录
夏雨为“锋芝婚变”惋惜
绿城首演反响热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小小“麻雀”吸引世界目光
50载“麻雀梦”推广小小说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一直被中国小小说的魅力吸引着……”被业界称为“麻雀”文学的小小说,在历经30年的凤凰涅 后已然成为文坛上的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如今,美国、日本、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的作家对这一独特文化现象纷纷表现出浓厚兴趣。24日,来自海内外的数百名作家云集中国郑州·第四届小小说节,获得小小说创作终生成就奖的日本汉学家渡边晴夫、原新加坡作家协会会长黄孟文和香港微型小说学会会长东瑞等讲述了他们共同的“麻雀”文学梦之路。

致力中日小小说比较

上世纪80年代初,偶然间在日本专卖中文书的书店发现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微型小说选》后,渡边晴夫,这位教汉语和中国文学的日本大学老师,立刻被这种短小精悍、语言生动、内容有趣的文体所吸引。

“我先后将刘心武、葛冰、任大霖等中国著名小小说作家的300余篇作品翻译成日文,并将凌鼎年等人的作品收进日本大学的教材。”自从发现了中国小小说的魅力之后,长期从事中日两国小小说比较研究的渡边晴夫开始致力于向日本民众推广中国小小说作品。

渡边晴夫说,他在比较研究日中微型小说过程中发现了种种有趣的现象,“当年,郭沫若在日本读了菊池宽作品之后写下了他第一篇小说《他》,小林多二喜的很多优秀作品也传到了中国。”

渡边晴夫表示,这30年来,他一直被中国小小说的魅力所吸引,他选编的《中国的短小说》等20余篇著作成为日本大学的教材;他还在日本报刊上开辟小小说专栏,介绍过90多篇中国及东南亚华人作家的小小说,他声称,今后还将一如既往地坚持研究和翻译工作。

50载“麻雀梦”

在新加坡华文作家、新加坡“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创建者黄孟文50载的创作生涯中,他一直在为“麻雀梦”而默默地努力着。

黄孟文说,自己青少年时期沉醉于中国古典通俗小说,《木兰从军》的英雄气概、《白蛇传》的感人肺腑、《西游记》上天入地的丰富想象力和诙谐幽默的对话,都令人叫绝,年纪稍长时,又逐渐喜欢上了中国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以及古典诗词,被屈原的作品所倾倒。

“这些都如同取之不尽的宝藏,使人受惠不浅。”黄孟文说,“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毅然决定把时间与精力都放在短小说上,认识了很多志趣相近的‘雀友’。”

黄孟文指导新加坡作协创办《微型小说季刊》和《新华文学·小小说专刊》,主持筹办了“首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国际研讨会”,并创建新加坡“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我们非常羡慕中国小小说的发展环境,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小小说作家,更有庞大的读者群体来支持小小说事业的发展,郑州是中国小小说创作的中心之一,每次来这里和其他小小说作家切磋交流,我都感到获益匪浅。”

推广小小说

香港作家东瑞是一位小小说的“高产户”,他至今共创作了800余篇微型小说,结集出版10多部,多角度反映了香港社会全貌,并由此被誉为“香港新时期小小说领域掌门人”。

东瑞早年一度生活在香港社会底层,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使得他的小小说创作取材广泛,多以写实为主,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性,他的不少作品就是一幅幅香港社会“浮生百态图”。

东瑞还长期致力于微型小说文体在香港和东南亚的推广。“我很羡慕内地小小说的发展环境,这里有很多优秀的作家,更有庞大的读者群体来支持小小说事业的发展,尤其是郑州,小小说节已经发展为国际节会。”东瑞说,这些年来自己也尝试到香港各中小学举办小小说创作和欣赏讲座,促进教育、出版和小小说的结合;他组建的香港华文小小说学会,致力于团结和培养香港的小小说新人。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麻雀的生存能力极强,有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天性;无论春夏秋冬,天涯海角,处处可见其灵动活泼的身影,如同小小说,雅俗共赏,言近旨远,是一种大多数人都能阅读、大多数人都能参与创作、大多数人都能从中直接受益的艺术形式。作为小小说创作的中心城市之一,在纯文学发展阻力日渐增大的情况下,郑州依然能够坚守这片风景,成为这次节会上畅谈的话题。 本报记者 李 颖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