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各界畅谈
“做”:就是崇实尚干 就是狠抓落实
全市10万警民展开夏季严打
河医北公铁立交桥(高阳桥)施工公告
高阳桥正式封闭施工
警方多措分流保畅通
深圳华强与高新区
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重在把握机遇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在我省实现全覆盖
全市党员总数424730名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各界畅谈
各界畅谈

提速求效 重在实干

——访郑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建国

“以重做铸重心”,不仅为全面发挥郑州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重心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指明了努力方向,也为高新区努力实现由区到“城”的跨越提供了发展动力,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建国表示,“实干兴邦”,“十二五”期间,高新区将全力做强做大新兴主导产业,全力发展第三产业,强力推进“高新城”建设。

作为郑州都市区“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高新城”组团,高新区将按照建设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的要求,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求实求效地出实策、用实招、办实事,突出“国家高新”本质特性,实施“三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地发展高端产业、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坚定不移地实施“产城融合”)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十二五”确定的目标,抓项目、抓园区、抓上市、抓创新、抓城中村改造,努力将高新区打造成集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生态宜居为一体的郑州都市区科技创新极,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本报记者 赵文静

重抓项目 促新跨越

——访郑州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张延明

“‘重做铸重心’重在做,经开区已进入全力打造郑州都市区先进制造业新城的关键时期,必须依靠项目带动产业集聚,才能实现工业新跨越,进而实现由区到城的转变。因此,把工作重心放在抓项目上,就是转变领导方式、对‘重做铸重心’的最好落实。”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张延明说。

“十一五”以来,经开区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开工建设超亿元项目达66个,总投资670亿元,其中郑煤机、旭飞光电二期、益海嘉里等项目今年将建成投产。

张延明指出,“十二五”期间,经开区将在打造新城上着力建设商业文化宜居区、新兴产业先导区、进出口贸易和现代物流集聚区、先进制造业示范区、高端商务中心区五大组团。在打造20个百亿元产业集群上下工夫,在拉大城市框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上下工夫,在建设生态宜居新城、实现统筹发展上下工夫,推动经开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新跨越。

本报记者 裴其娟

以做为重 当好龙头

——访郑东新区管委会主任吴福民

“‘以重做铸重心’,高屋建瓴,立意深远,催人奋进,作为中原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和郑州新区建设桥头堡的郑东新区,将发挥在郑州新区开发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做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先行区、首善区和示范区。”郑东新区管委会主任吴福民直言道。

郑东新区将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重点推进三个重点区域开发:龙湖地区。以龙湖工程和CBD副中心建设为龙头,带动整个区域开发,不断优化设计,提高经济效益,将龙湖地区打造成生态宜居的城区典范;龙子高校园区,加快高校建设和湖心岛开发,完善园区配套,优化园区功能;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以高铁新客站投用为契机,加快周边开发。加快绿地300米双子高塔等项目建设,将东西广场打造成展示我省形象的亮点区域。同时,着力做好五项重点工作,即全力推进龙湖区域开发,不断加快高校园区建设,服务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强优势产业集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本报记者 王文霞

谋划长远 改革创新

——访市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蔡红

“以重做铸重心”,点出了郑州的时代之重、龙头之重、重心之重、示范之重、责任之重。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蔡红表示,将视“铸重心”为己任,努力在郑州都市区建设中谋划长远、改革创新。

重服务。强化谋划意识,实现郑州都市区规划科学化;强化参谋意识,提高参谋作用有效化;强化主动意识,提升服务工作优质化;强化为民意识,增强民生建设和谐化;强化创新意识,促进发展能力持续化。

重落实。紧紧围绕“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集聚区”,努力实现新突破。全力推进“十百千”工程和“发改委企业服务年”活动,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全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强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

重提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郑州在中原经济区领跑力建设。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强化交通枢纽设施建设,吸引区域资源要素向郑州流动,形成整合区域资源的强大合力,全面提升郑州市的辐射力、整合力、影响力。

本报记者 宋建巧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