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特刊03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华文明
源于黄帝文化
春秋初霸郑庄公
庆祝建党90周年
征文选登
黄水河的传说
乡下老家的新生活
陈艺民与少儿版画
精心烹饪“文化大餐”
百姓共享“精神食粮”
zxc110715
zxc110717
zxc110716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黄水河的传说

新郑市城北有一条河,河水从西北西泰山的沟壑丘陵之间流出来,在故城的东南角双龙寨村与双洎河水汇流。这条河就叫黄水河,古时称溱水。当地流传着一个黄帝凿石寻泉的故事,又说这条河叫黄帝河。

很早以前,这条河水势很大,正常年景,河水川流不息,河滩土壤肥沃,可种植农桑,引水灌溉,没有水患之忧,是个非常好的地方,轩辕黄帝就安排自己的一些部落住在这里。不料有一年,一连几个月不下一滴雨,庄稼旱死了,河水干枯了,鱼塘水干鱼飞,人们连水都吃不上。轩辕黄帝看到这情况,心里非常着急。他自己沿河谷向上游寻找水源。一日,他来到一个山洞,突然发现岩石周围有一片湿地,还有渍水反光。黄帝很高兴,马上回到住处召集一些部落首领商议,开掘这个水源。

众首领听到这个消息,万分高兴,立即挑选精壮劳力,来到山涧。大家一起掘土凿石,到了农历三月初一这天,凿到岩底,几个石头缝向外冒出泉水。黄帝和壮士们齐心协力开凿,泉水从两个斗粗的泉眼里奔涌出来,水柱有两丈多。霎时,大坑成了大潭,清泉翻卷,泥沙俱下,顺着河床,哗哗啦啦向东南流去。

旱天得水,水流成河。群众都欢呼着。从此,这条河川流不息,再也没有干过。每年三月初一,群众都到这双泉潭集会庆祝,后世人又建了一座玉皇庙,成立了三月初一古刹大会,一直延续至今。为了纪念黄帝的功德,这条河取名叫黄帝河,后来又演变成“黄水河”。

(王 吉吉 )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