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特刊03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华文明
源于黄帝文化
春秋初霸郑庄公
庆祝建党90周年
征文选登
黄水河的传说
乡下老家的新生活
陈艺民与少儿版画
精心烹饪“文化大餐”
百姓共享“精神食粮”
zxc110715
zxc110717
zxc110716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精心烹饪“文化大餐”
百姓共享“精神食粮”
——新郑市群众文化活动纪略

精心烹饪“文化大餐”

百姓共享“精神食粮”

本报记者 尹春灵 高 凯 通讯员 卢敏霞 李江英 张晓东 王 煊 文/图

6月30日晚上7点,新郑市炎黄广场灯火辉煌,该市举办的“颂歌献给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红歌合唱比赛在这里隆重举行,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群众前来观看。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大中国》、《走向复兴》、《保卫黄河》……激昂、动听的经典红歌,唱出了新郑市民对先辈的缅怀、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据了解,此次合唱比赛只是该市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红色系列”活动之一。除此之外,该市还举办“翰墨谱颂歌,丹青绘发展”书画展、庆祝建党90周年“凝聚党旗下”主题演讲比赛、“红色电影送基层”等活动。而这只是新郑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众多举措之一。

当人们沉浸在文化活动带来的愉悦时,不禁回想起几年前,新郑市的群众文化生活可以说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而今,它已由含苞欲放的花苞成长为一朵热烈绽放的花朵,散发出怡人的芬芳。“百场演出下基层”、“共走创业路、同唱和谐曲”百场巡演、“舞台艺术送农民”、“周末大家乐”、“炎黄读书节”……这些已渐渐成为新郑市民口中的高频词,特别是“周末大家乐”人气一直很旺。

为了丰富和活跃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从2006年开始,新郑市在市区炎黄广场举办“周末大家乐”广场文化活动,活动每周六、周日举行。 “大家办、大家唱、大家乐”的活动宗旨,使它形式上比较灵活、内容上更具多样化。它共有9种类型,即专场综艺演出、戏曲擂台赛、卡拉OK大赛、家庭才艺大赛、少儿舞蹈大赛、红歌大赛、盘鼓秧歌表演、排舞大赛、小品小戏大赛等。

为了给市民们献上这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把“周末大家乐”文化活动办成群众文化事业的精品工程,新郑市多次召开座谈会、论证会,研究制定具体详尽的实施方案,同时,“周末大家乐”组委会还面向社会征集设计了精美新颖的舞台背景。各承办单位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本单位业务工作实际,对节目内容和形式进行精心策划,或自编自导,用身边人演身边事;或请专业演出团体,名家名角表演助兴。该项活动举办以来,就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每逢周末,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新郑炎黄广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其中,群众自己编排的歌舞《看看新郑新面貌》、《在灿烂阳光下》,小品《招聘》和《贤内助与顶梁柱》,诗朗诵《科技之光·工业华章》等节目,以其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鲜活内容,给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郑市已成功举办“周末大家乐”广场文化活动300多场次,场场都给力。新郑炎黄广场还因此获得“全国特色文化广场”荣誉称号!

“周末大家乐”搞得有声有色,其他活动也风生水起,毫不逊色。自2011年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作方案推行以来,截至6月30日,新郑市共为老百姓免费放映电影1770场;为庆祝建党90周年,截至6月30日,“红色电影送基层活动”已深入全市各乡镇、社区、企业、学校放映红色电影356场;从2009年开始推出“黄帝故里·新郑市民文化大讲堂”新型文化活动,迄今,已举办近200多场;“送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百场演出下基层活动、“共走创业路·同唱和谐曲”百场文艺巡演等也蔚然成风。

文化活动海纳百川,无所不包。围绕文化、卫生、土地、计生、教育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新郑市或相关单位组织演出,或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以普法普教、农村新风、招商引资、创业典型、计划生育、带头致富等内容的小品、小戏、讲座、大赛……融合了舞蹈、杂技、说唱、名家讲解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了新郑市民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区重要组团城市、中原经济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先行者、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城市、华夏民族寻根拜祖圣地的坚强决心,赢得市民的由衷热爱。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新郑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走进了群众心里,而且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催生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市民、单位也正以极大的热情支持参与这项“民心工程”,对促进新郑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构筑平安和谐新郑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