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娱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新华社记者 陈 鹏 7月6日晚,由陈凯歌执导的大型梦幻神话剧《希夷之大理》在云南省大理古城首演。《希夷之大理》投资2亿多元,以先进的声光技术,对大理民间爱情故事“望夫云”进行了演绎。该剧舞台建于大理古城东北角一个220余亩的水库之上,剧场和舞台面积达13万平方米。舞台设有一座30米高的全钢结构彩虹桥,能够为观众呈现出蔚为壮观、如梦如幻的水幕。图为首演中的舞台剧《希夷之大理》。 新华社记者 秦 晴 摄 在争议声中,陈凯歌执导的大型实景演出《希夷之大理》恢弘首演,不管他乐不乐意,人们自然会把两人的“银幕打擂”延伸到银幕之下,《印象·丽江》成功在前,《希夷之大理》能否超越或至少打个平手? 陈凯歌、张艺谋既是“第五代”翘楚,也是长期以来的话题导演,两位赫然位列“大师”不算,各自作品近年来遭遇的毁誉参半也极其神似。陈凯歌自《无极》以来陷入疲惫的自言自语,即便《梅兰芳》也只是“半部好片”;张艺谋的境况也不妙,《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拍案惊奇》都被誉为“超级大烂片”,最近的《山楂树之恋》也被讥为“矫揉造作”,其电影成就似乎被“奥运会开幕式”远远抛在了身后。 这些年陈凯歌的个人品牌构建明显不如他“当年的摄影师”张艺谋,如果说前者还发誓要拍出“伟大”的电影,后者则早像个高明的商人,谙熟于多元产业、优势互补等诸般门道而乐此不疲,歌剧、开幕式、大型实景演出这些“电影外产业”树立了新的张艺谋品牌,如今无论《印象·刘三姐》还是《印象·丽江》,都成了当地名片和文化产业经典。“印象系列”成功的法门不外有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著名的自然景观、让当地农民自己演自己。 怎么和当地合作,怎么才能“原汁原味”是张艺谋的核心竞争力。如今大理请来陈凯歌,思路还是“印象”的思路,唯一不同的是,《希夷之大理》舞台舍弃了苍山、洱海而选在某废弃的小水库,全剧在“是否污染了环境”的质疑声中上演了;团队力量也有显著变化,陈凯歌请来的全是“顶尖高手”:日本大师久石让担纲作曲,武指、舞美、编舞都是国内甚至亚洲一流的。意图很明显——超越“印象系列”,打造更生猛的实景演出并烙上“陈凯歌”大名。 陈、张二位究竟孰胜孰劣现在还无法定论,而“印象”的成功已是共识,陈凯歌的到底能不能实现超越,就得看此后的上座率和口碑了。不过,从二人的“实景擂台”可以看出第五代电影导演式微之后的新变化——电影疲软不要紧,只要品牌尚在,就可以在中国的文化圈纵横捭阖,游刃有余,就有望鼓捣出所谓的“经典”和“神话”。 从以上角度看,陈张两位当年中国电影的中流砥柱,实则已经黯然退出了中国电影的核心舞台,这种心有旁骛看似辉煌精彩,实则是电影生涯的悲哀,更是中国电影的悲哀。我们何曾见过英格玛·伯格曼、希区柯克、塔可夫斯基、黑泽明等等电影大师跑去玩别的?张艺谋的精神导师黑泽明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不忘电影,还在深思如何将西方文化与日本文化完美嫁接,他的学生们,却已经在享受电影之余的美丽人生了。 无论丽江之于张艺谋也好,大理之于陈凯歌也罢,名导们的大型实景演出均折射出文化业界的浮躁跟风与急功近利。名人品牌与旅游品牌联姻或将成为“中国大趋势”,因为它带来的名与利实在比电影来得更快更猛。这潮流很恐怖也很刺激,贾樟柯、王小帅这些电影名人们,会不会也突然撂了挑子不玩电影,突然跑去某地搞一台类似的演出?——没准。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