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媒体中原行昨开始
印象河南采风之旅
重在转变 重在实干
为国聚财 重在为民
发挥职能 优化环境
重在求实
市委市政府召开第四十一次
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周例会
金水:以民生需求创新社会管理
中原EMBA联盟成立庆典暨
中原经济区发展论坛周六举行
安全责任 重于泰山
wx110795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塑造社区新亲情 实现服务大合唱
金水:以民生需求创新社会管理

本报讯(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冯景义 王珺洁)上半年过去,金水的“中场”报捷即声声入耳——群众安全感为96.25,位列全市城区首位,荣获“全国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区呈现出经济“活”、社会“和”的良好局面。

是什么让金水区绘就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美景?答案是:融群众工作和民生工作于一炉,在体制机制创新中锻造出更加适应时代需求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三金工程”闪耀金水 实现服务大合唱

针对当下老龄化趋势日益加重、邻里冷漠等社会问题,该区提出要让“三金工程”闪耀金水,塑造和谐社区新亲情。金水区通过引进社会企业组建“颐和家园”社区托老站,面向社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餐饮休闲、健康护理等各项温馨服务。“真没想到到了晚年我拄上了政府给我的‘金拐杖’!” 城北路社区77岁的康成梧老人皱纹里满是喜悦。如今,金水区在全省率先启动的“金拐杖”社会化养老工程已覆盖全区老人,服务社区老人上万人次。

为了促进邻里和谐,金水区实施“金百合”工程,在社区成立了夕阳红老年合唱团、秧歌队、模特队、健身操等群众性组织,深入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每年都组织居民群众在社区开展“邻居节”、“社区才艺大赛”等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社区通过组织活动给居民提供了接触交流的机会,让我们互通信息,增进了理解和友谊。”家住天下城社区的王女士表示。

“我是光荣的社区志愿者,哪里需要哪里就有我……”这首志愿者自己创作的《社区志愿者之歌》,道出了志愿者的自豪与心声。金水区通过实施“金阳光”工程,400多支社区志愿者服务队、10万余志愿者活跃在服务老、弱、病、残第一线。还将社区志愿者服务与党建等工作有效结合,积极打造出“党员老妈妈服务队” 、“绿城社工”等具有金水特色的社区志愿者品牌项目。

探索新途径 全方位服务流动人口

从管控到服务,从被动适应到主动顺应,网络化、星级化、信息化、亲情化、责任化“五化管理”,拥有80万流动人口的大区金水找到了破解难题的“钥匙”。

金水区在全区建立流动人口协管站21个,招聘协管员608人,设立房管员9987人,实现了流动人口暂住登记、计划生育、劳动就业、房屋租赁等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做到了信息共建共享,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实现了由控制管理向服务管理转变,由单纯“以证管人”向“以房管人”和运用信息化手段管理转变,同时,他们还注重把城市基本服务向流动人员延伸,将长期在城市就业、生活和居住的流动人口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对流动人口实行属地管理,使流动人口逐步融入了城市、融入了社区,实现了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的和谐相处。尤其是2008年他们将外来务工子女纳入辖区义务教育以来,已妥善解决了97414人次外来务工子女上学难问题,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到全区在校学生的37.69%。

注重源头治理 构筑多元立体防控体系

2007年8月,金水区就紫荆山路上能不能建变电站第一次在全市率先启动社会风险评估,有效避免了因变电站建设引发的集体上访事件。自此,金水区对每项涉及公共利益的社会行为均进行事前风险评估,把评估结果作为重大事项能否继续进行的重要依据,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风险,从源头上筑牢社会稳定坚实防线。

此外,金水区通过大调解,筑起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建立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调解机制、凤凰名优建材市场调委会等行业性调解组织、“民安调解室”等一批以个人命名的人民调解工作室,(下转第四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