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人盛夏吃杨梅 彭胜发 杨梅不仅是现代人的喜爱之物,也经常成为古代文人墨客盛夏时节歌咏的对象之一。 望梅止渴,恐怕是人们眼里最熟悉的关于杨梅的典故之一了。《世说新语·假谲》详细记载了当时的情景:“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初夏的杨梅酸甜可口,士兵听了当然会吞口水。这个记载在突出表现了曹操的聪明才智的同时,也写出了杨梅的甘甜酸之美味。 宋代诗人陈景沂自幼家境清贫,苦学不辍,一生写了大量的诗歌,其中关于杨梅的诗歌也比较多,“止渴不相似,和羹凉亦同。不思五和里,调济荷元功。红实缀青枝,烂漫照前坞。不及杏每时,林间有仙虎。”这首《杨梅》开头就道出了杨梅不仅止渴,还可消暑的特别之处,红里透黑的杨梅缀满枝头,盛夏时节漫步其间,则有如身临仙境一般。 唐代诗人平可正的《杨梅》诗则显得生动而趣味横生:“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价千金。味方河朔葡萄重,色比沪南荔子深。飞艇似间新入贡,登盘不见旧供吟。诗成一寄山中友,恐解楼头爱渴心。”通过比较的手法,形象而生动地写出五月盛夏时节的杨梅味比葡萄重,色比荔枝深,而且价抵千金。 “绿荫翳翳连山市,丹实累累照路隅。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颌得骊珠。斜插宝髻看游舫,细织筠笼入上都。醉里自矜豪气在,欲乘风露扎千株。”陆游赞美杨梅的诗则显得大气许多,绿树成荫的杨梅林连绵起伏,红彤彤的果实把一旁的道路都照得火亮,读来跃然纸上,紧接着的两句把杨梅喻为龙颌下的明珠,可见杨梅在南宋时期的价值已是远远胜过其他果品,而成为盛夏时节的首选瓜果之一。 “筠笼带雨摘初残,栗栗生寒鹤顶般;众口但便甜似蜜,宁知奇处是微酸。”宋代诗人方岳的这首《咏杨梅诗》把杨梅甘甜如蜜之中微微泛着丝丝酸味描绘得很是到位,栗栗生寒鹤顶般这句则形象地把杨梅艳如丹顶鹤鲜红肉冠之色描绘了出来,很是令人拍案叫好。 “旧里杨梅绚紫霞,烛湖佳品更堪夸,自从名系金榜后,每岁尝时不在家。”明人孙陛则借杨梅倾诉了自己心中的那缕缕乡愁。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