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谁在纵容假“洋货”泛滥
准院士“情妇门”由谁来“证伪”
ATM机前“捡钱”负刑责?假的
以南京南站为鉴
少些“大干快上”
一种低成本生活的价值观: 生活在低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以南京南站为鉴
少些“大干快上”

以南京南站为鉴

少些“大干快上”

工程建设必须尊重科学规律。不错,工程建设首先要遵循的就是科学规律,而不是长官意志和所谓的大局,为了工程安全,宁可牺牲掉一些速度,宁可失去一些可以拿来炫耀的表面政绩,这才是工程建设的准则。

这两天,京沪高铁屡屡因故障停运,引来质疑声不断,虽有日本拓殖大学教授王曙光“停电停运反证京沪高铁安全”这样的解释,却并未平复人们的担心。而京沪高铁最大枢纽站南京南站出现的大量漏水和地基下沉现象,则更加令人心惊胆战。

来自中国江苏网7月13日的报道称:暴雨袭击南京,南京南站换乘大厅出现漏水和地基下沉的现象,在部分下沉的区域,积水甚至超过了人的脚踝处。换乘大厅顶部的白色横梁有些已经断裂,有的地方干脆就没有横梁了。网友因此怀疑工程可能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南京南站第一次出现质量问题,不久前,南站北广场外数千平方米的地砖要敲掉重新返工,就曾经引发了人们对这一重点工程质量问题的关注。但此次的地基沉降和换乘大厅顶部漏水问题,显然又比地砖重铺要严重得多,难怪不断有网友在问:这个站到底安全吗?

还是来看看京沪高铁南京南站的诞生记吧,或许答案就在这里。作为京沪高铁最大的枢纽站,南京南站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就是这么一个重中之重的工程,在建设时就屡屡陷入赶工期的怪圈。为了确保京沪高铁6月30日能够正式通车,南京南站的建设进度可谓飞速,但光有速度解决不了一切问题,中国人有句话叫“萝卜快了不洗泥”,现在看来,京沪高铁南京南站屡屡出问题,正是“速度胜于一切”理念结出的恶果。事实上,“数千平方米地砖重新返工”这一怪事,已经明明白白告诉了我们赶工期的恶果——该站建设单位、南京铁路工程投资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因为南京南站的工期非常紧,北广场原先铺设的地砖是不得已的临时设施。除了北广场地砖敲掉重铺之外,南京南站启用时空调也没到位,以至于站方不得不搬冰块降温。

地砖不合格、空调不到位,按理说是这个站还没达到启动的条件,但到了建设方那里,却成了应急的临时举措。那么,人们自然有理由追问:地基沉降和换乘大厅大量漏水,是不是也是赶工期的临时举措造成的?一个号称“亚洲第一站”的重点工程,维系着千千万万乘客的安全,赶工期和临时举措背后,又埋下了多少令人胆战心惊的安全隐患?难道为了在规定时间启用,为了不影响高铁正式开通的“大局”,乘客的安全都可以成为筹码?

为了大局、为了政绩,大干快上赶工期,在很多地方是屡见不鲜的,违背了工程建设的客观规律,牺牲掉的必然是工程质量,这也是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方面,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说得很明白———他批评了一些部门在工程建设上的浮躁作风,表示将坚决取消“决战90天”“大干快上”等冒进标语口号,工程建设必须尊重科学规律。启用不到一个月就问题不断的京沪高铁南京南站,就是一面最好的镜子。 娅 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