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云南省高院再审李昌奎案
奥巴马执意会见达赖
梦露“亮相”芝加哥
多地蔬菜用催熟剂“打粉底”
利反对派坚拒北约“不速客”
铁道部:力争暑运列车正点
07郑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多地蔬菜用催熟剂“打粉底”
监管部门难测激素使用是否过量

红彤彤的西红柿,切开后籽是绿的,吃起来像是没长熟;黄瓜通身碧绿带刺,顶上还有一朵小黄花……这些外表诱人的蔬菜,在各地菜场并不少见。

新华社记者连日来在山东、安徽、江苏等地调查发现,这些蔬菜不少是在还没有成熟时被抹上“催熟剂”,提前上市,进入百姓餐桌的。令人担忧的是,催熟剂是否可以随意使用,到底有没有害,有关部门竟给不出明确说法。

催熟剂成“法宝” 蔬菜难逃“一抹”

安徽省最大的“菜篮子”——合肥周谷堆蔬菜批发市场,接受采访的多位菜贩坦承,为提前上市、增加效益,很多菜农在蔬菜未成熟时,使用一种叫“乙烯利”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用来加速蔬菜成熟。

黄瓜“一抹”就变粗——寿光王姓菜农说,他家黄瓜地里用的是“绿直灵”(另一种催熟剂),从幼苗时开始打,一茬黄瓜要打五六遍。安徽菜农马大爷说,使用了植物“激素”,一般瓜身会变直变粗,顶花色泽鲜艳不易脱落,刺细长扎手。

长期贩运蔬菜的曹老板告诉记者,现在菜农用“催熟剂”很普遍,记者在山东、安徽等地一些农资市场了解到,几乎每家门店都出售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一位店主说:“谁家大棚不用这个?几乎是100%用!”

“催熟剂”大行其道 利益是驱动

业内人士表示,使用催熟技术是蔬菜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客观需要,但不规范使用则是许多利益的驱动。

江苏一位黄姓菜农说,用不用“催熟剂”差别很大,正常长的黄瓜亩产5000斤左右,用了可以到8000斤。

外观好看,卖得快也是原因之一。这位菜农说,用了“催熟剂”的黄瓜瓜色鲜嫩,大家都喜欢买。“另外,保存期长,在菜场不用药的两三天就发软,而用药的至少能保存五六天,瓜贩和超市都比较欢迎。”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教授蔡建伟认为,在国家标准内合理使用“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可以的,但若超量、超标使用,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一些基层农业部门表示,目前在“无公害蔬菜”的检测体系当中,没有“催熟剂”的相关检测指标,因此无法判断植物激素的使用是否过量。这方面确实是盲点。 据新华社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