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频频垮桥是重要警醒
“最美妈妈”为何赢得全社会喝彩
靠“群众演员”的
听证会没有公信
“中华脊梁”还挺得直吗
城市受灾主因: 规划不尊重自然格局
国家级新区为何这么抢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国家级新区为何这么抢手

7月7日,中国的又一个明星区宣告诞生。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国新办宣布,国务院已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之后的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国务院批准的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的新区。

这意味着,舟山,这个浙江省陆地面积最小的城市,在制度的安排下,即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耀眼的明星。

此前,另一有力竞争对手陕西省西咸新区,通过高配新区一把手的方式做最后的冲刺,亦足见“国家级新区”角逐竞争之激烈。事实上,在中央给予地方的各种区域安排中,各省市均会有一番激烈的角逐,其中,又以“国家级新区”的竞争最为激烈。

“国家级新区”,这是区域发展中一种高规格的制度支持,包括税收上的减免,项目落户上的照顾,土地政策上的优惠以及其他经济社会发展中方方面面的先行先试权。

稍微回看一下过去3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不难发现:通过给予政策上的倾斜,项目、资金、资源迅速向明星区域集中,催生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GDP高地。

再看看最新批复的舟山,又得到什么样的礼遇?

根据批复,国家给予舟山的功能定位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海洋综合开发实验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根据舟山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未来的新区要建设成为中国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海洋海岛综合保护开发示范区、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以及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

批复中称:将加大支持力度,推动产业、资金、人才向舟山群岛新区集聚。批复中还要求,国家各部、委、办、局,在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等各方面给予舟山积极的支持。

这一切当然是所有行政区域梦寐以求的礼物。但从发生率来看,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诚然,在浙江,舟山这个最小的城市,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它的发展一直乏善可陈,基础薄弱,远远落后于那些兄弟明星县市。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在中国,某种程度上,决定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快慢的,是国家的制度支持力度。

国家级新区=项目+资金+政策。

可以预见,不久以后的舟山将收获这一切。

据《中国经济周刊》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