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果林大户的“绿色银行”
登封推出学子解压游活动
学生在校失踪谁担责任
法官精心调解圆满结案
巩义回郭镇加速小城市建设
中牟全面建设绿色生态城
新能源引领农民过上新生活
“千里眼”盯紧水库安全
卖房救治脑瘫儿
街道奉献真爱心
新密解决国有困难
企业职工医保问题
超化矿抓安全动真格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果林大户的“绿色银行”

本报记者 高 凯 通讯员 刘 冬

新郑具茨山上柿树行村开了家“银行”,听闻此事,记者昨日驱车前往一探究竟。

沿着弯曲的山路来到柿树行村,等在村口的“行长”魏富安热情地上前来打招呼。和“魏行长”寒暄后,记者迫不及待地问:“魏行长,你的‘银行’在哪里?”

魏富安指着身后一大片杏树、桃树等连成一片的林地笑着说,看到了吗?那就是村民们白手起家、辛辛苦苦办起的“银行”。这些果林能让村里每年增加100多万元的存款,它的全名是“柿树行村绿色银行”。村民们年年从这里“提钱”,还没有断过顿儿,而且是今年提了,明年照样有。

靠着种植果林富起来的柿树行村位于具茨山北坡太白岭上,村里沟壑纵横、极度缺水,严重制约村中经济发展,村民们一直过着比较艰苦的生活。从小在山里长大的魏富安,虽然长期和庄稼地打交道,但却有个懂经济的脑瓜子。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摘掉“穷帽子”,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与村里签下了承包300亩荒山的合同。

虽有满腹壮志,但魏富安承包荒山的举动,还是招来了不少冷嘲热讽,村民们都嘲笑他是穷折腾。但魏富安完全不在乎,反而更加坚定了开发荒山,办“绿色银行”的信心。

此后,魏富安顶着压力,按照自己的计划建立起了50亩规模的良种苗木繁育区,相继开挖了5500个育林坑,修起20多亩的石堰梯田和3个50立方米的积雨池,把开办“绿色银行”的基础打得非常牢固。之后,又栽植优质果树600亩、36000棵。

“绿色银行”的阵势拉开后,魏富安一边为林果找销路,一边游说部分村民,在山上一起栽种生态林、果树,这一干就是二十几年。“在这二十几年里,我难受过,后悔过,更想过放弃,但看着一天一天长高的果林,我舍不得。”回忆当年的创业艰辛,魏富安有些难受地对记者说。

老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凭着一鼓勇气和汗水干出来的魏富安没有让跟着他一起开荒山种果林的村民们失望。魏富安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说,如今,村里栽植的各种果树、生态林达13.8万棵,全村山地绿化总面积达6000亩,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可谓收获颇丰。

魏富安的“绿色银行”办起来了,跟着“入股”的村民也多了起来。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该村已经有280多户村民参与了果木林种植,年总收入达到100多万元。另外,为了畅通各类林果的销路,村里还专门成立了“林果专业合作社”。村民们都说,“魏行长”是真英明,在家门口给大伙儿开了一家倒不了的“银行”,现在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