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塌掉的不只是路桥,或许还有良心
代 孕
评奖拿钱的时候为什么想不起临时工
房价回落需平整
非理性“洼地”
“达芬奇”究竟错在哪里
部分年轻人重返“北上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塌掉的不只是路桥,或许还有良心

近日,各地频发路桥垮塌事件。18日,大连市在建隧道发生塌方事故,12人被困其中。在此之前几日内,已有多起类似事故发生——17日,肇庆市封开县一段在建江滨堤路出现滑坡坍塌;15日,杭州市钱江三桥辅桥部分桥面突然塌落;14日,福建省武夷山风景区公馆大桥坍塌;12日,湘潭市芙蓉路路面坍塌。

事故此起彼伏,伤亡触目惊心,更多的人为此感到不解和不安。中国有悠久的建筑史,不少古建筑屹立千年不倒,古老的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如今,不少工程尚未建成便成齑粉,一些桥梁投入使用不过十余年就已老态龙钟。虽说四年前就有网民预言了杭州三桥的垮塌,但绝大多数民众根本不可能判断哪条道路安全可行、哪条道路存在隐患,他们只能把自己的人身安危托付给相关部门的验收和监管。

可悲的是,那些垮塌的桥梁几乎都是验收合格的,有些还是所谓的“优质工程”和“标志性建筑”。“优质合格”的路桥突然就塌了,这原本应该是令人相当尴尬的事情,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官方的一些解释却十分淡然,“雨水太大”、“车辆超载”等都成了造成事故的元凶。听上去,这些路桥都塌得理所应当。这样的解释,就好比把压垮一头骆驼的原因归结为“最后一根稻草”,民众当然是不能接受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类建筑的质量也理应与之俱进,但如果没有道德和良心做基础,建筑工程越是高大宏伟,反而越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一项大的路桥工程,往往牵动着多方的利益,施工方为了经济利益可能偷工减料,地方主政官员为了政绩形象可能盲目决策、大干快上,监管方为了自己的部门利益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论出现哪一种情况,最终都将损害民众的利益。最坏的结果则是以上各方结成利益共同体,让具有先天性缺陷的路桥一路过关,成为“标志工程”,使得被蒙蔽的民众在猝不及防中被索命追魂。

翻检旧闻,近几年路桥垮塌事故几乎年年有,只是今年来得更猛烈了一些。是天灾,还是人祸?武夷山公馆大桥垮塌时,无风无雨,更谈不上恶劣天气,相关部门事后对大桥的质量问题避而不谈,只说超载。而媒体报道的一个细节是,大桥吊杆密封防腐工艺较差,投入使用十多年来从未进行过专业养护。面对公众的质疑,杭州市交通局也只开了一场5分钟的通气会。对公众安全的麻木已经导致了惨痛的教训,尽管如此,都没有唤醒他们的羞耻感和责任感,这怎能不让民众感到揪心?

在这个事故高发期,民众不可能再耐心地等待相关部门的觉醒,因为以生命为代价太过沉重。所以,目前亟须启动严格的追责制度去规范那些失德的官员和建筑企业,确保每一段路桥的通行无忧。 沙元森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