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蒲源用“两轮”打造“红心”民营企业
“党员干部培训班” 在中原播撒红色种子
蒙凡:
惩治腐败的
女反贪局长
“木兰”已逝丹心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木兰”已逝丹心在
与时代同行 为民奉献
常香玉

本报记者 李 颖 文 杨 光 图

戏比天大。从艺70多年,她把对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当做了自己生命的全部,从义演捐献飞机到投身扶危济困公益事业,再到筹资设立“香玉杯”奖掖豫剧后人,她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和演戏先做好人的艺德,馨香扑面。她,就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大师常香玉。

戏比天大

1923年,常香玉出生在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董沟。因家庭贫寒,9岁便登台演戏。新中国成立前,常香玉学戏、演戏屡经坎坷,饱受社会压迫和欺凌,但她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耐心琢磨,融豫东、祥符各调于一炉,并广征博采,取各家各派及姊妹剧种之长,大胆创新,开豫剧唱腔改革之先河。

为了让戏“顺民心,反映时代”,她不守旧,戏随时代走,艺随精神长。她和丈夫陈宪章一起动手,在改造传统题材的同时,积极演绎现代戏。《拷红》《白蛇传》《大祭桩》……这些传统剧目的改编,使历史与时代产生强烈的共鸣,成为常派艺术的传世之作。《朝阳沟》《李双双》《红灯记》……这些现代戏的探索,让常派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不少代表作在舞台上上演了半个多世纪,仍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

从1938年步入舞台开始,常香玉先后演出剧目100多部,其唱腔舒展奔放,变化自如,表演刚健清新,细腻洒脱,达到了很高的美学境界,创造出了独树一帜的豫剧常派艺术。从艺70年来,常香玉把对豫剧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当做自己生命的全部,使一个乡间小戏成为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不仅唱遍黄河两岸、大江南北,而且走出了国门,拥有亿万观众和戏迷。

常香玉常说一句话:“对一个农民来说,没有比种地更大的,地比天大;对一个演员来说,没有比演戏更大的,戏比天大。”在长达70多年的艺术人生中,常香玉一直都在实践着她那句“戏比天大”的名言。

与时代同行

她一生简朴,但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给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捐献了一架战斗机。义演更伴随了她一生的演艺生涯。

新中国成立后,常香玉和她创立的常派豫剧艺术获得了新生。1951年夏,全国上下掀起抗美援朝的热潮,作为新中国一名艺术工作者,常香玉脑海里迸出这样一个念头:义演,给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捐飞机。

当时,一架飞机需要十几亿元(旧币),对年仅28岁的常香玉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她卖掉了剧社的运输卡车,取下金戒指,拿出多年积蓄,作为捐献义演的基金。把3个不到10岁的孩子送进了托儿所。半年时间里,她带领香玉剧社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行程逾万里,义演捐款金额达到15.2亿元,完成了捐献一架战斗机的任务。这件事,极大地鼓舞着当时全国军民的爱国心,也首次将豫剧推广到全国。

如今,这架名为“香玉剧社”号的米格15飞机,保存在中国航空博物馆里,先后吸引了500万人次的观众。

捐献“香玉剧社”号飞机后,她又带领豫剧队赶赴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慰问演出175天,演出180场,受到多方嘉奖,被誉为“爱国艺人”。

为民奉献

唱戏先做人、无德艺不立。德艺双馨是常香玉一生的追求。

多年来,常香玉和她领导的剧团一直坚持“三三三制”演出:三个月在农村,三个月在工矿,三个月在部队,为最基层的观众巡回演出。

1960年,豫剧团下放到商丘的王坟大队,每天只发7个玉米面夹菜的馍馍,吃不饱,肚子整天饿得咕咕叫,但每天傍晚村头戏台准时出演的“花木兰”让当地群众一直念念不忘……

1987年12月,常香玉自筹资金22万元人民币设立香玉杯艺术奖,以奖励河南地方戏曲的优秀人才。16年来,共评奖9届,获奖的从事河南地方戏艺术的人员达130多人,遍及全国8个省区,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常香玉自己生活朴素,不舍得乱花一分钱,去世前床上铺的还是用了几十年的粗布单,可是,每逢国家和群众遇到困难,她总是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在举办亚运会,庆祝香港、澳门回归,抗击“非典”,帮助下岗职工等许多重要演出中,她不顾年高体迈,义演捐款。

只要是为人民而演,哪怕是病入膏肓,她都要拖着病躯赶来。2003年12月23日,80岁的常香玉身患癌症在北京住院,当得知奥运场馆建设工地上有场专门慰问家乡农民工的演出,她拔掉输液管,在家人的搀扶下登上舞台,不顾身体虚弱清唱了一段《柳河湾》,成为一生的绝唱……

2004年6月1日,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大师常香玉永远离开了梨园艺坛,告别了被其视为生命的豫剧艺术。生命弥留之际,常香玉对身边的子女留下了三句话:感谢领导和同志们对她的关心和照顾;丧事一切从简,千万不要惊动大家;不允许任何子女以她的名义向组织上提出任何要求,再一次体现了常香玉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