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海建玉:巾帼创业正当时
抗日名将董天知:天知地知浩气存
杨兰春:为戏奋斗一生
让老百姓
享受优质
医疗服务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夯实组织 发挥先锋堡垒作用
让老百姓
享受优质
医疗服务
——记市卫生局党委

让老百姓

享受优质

医疗服务

本报记者 汪 辉

郑州片医负责制成为全国品牌模式,健康郑州成为文明和谐的一大亮点;

市二院病房大楼、市儿童医院(东区)建设项目等一个个优质医疗资源倍增工程呼之欲出;

卫生健康大讲堂、农村片医试点等一件件关注民生的实事如火如荼地开展……

火红的七月,放眼望去,全市卫生系统处处涌动着跨越式发展的滚滚热潮。

“作为与每个普通百姓息息相关的卫生部门,一切工作都要立足于为百姓提供最大的方便、最优质的服务。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抓党建促发展’这一主题,全面推进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带来的实惠。”谈起党建与发展的关系,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顾建钦如是说。

全市20多家市属医疗单位,130多个基层党组织,4800多名党员,担负着全市700多万人民群众健康保障。这是一分沉甸甸的责任和光荣的使命。

如何促进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为老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市卫生局党委一手抓党组织建设,一手抓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先锋堡垒作用。

市卫生局党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夯实基层组织,注重选用党性观念强、政治素质高的支部领导,增添了组织活力。加强改进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促进民营医院健康发展。通过开展创先争优、党建实践活动月等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激发党员队伍活力。

与此同时,不断提升整体素质。2008年以来,调整、选拔了63名局机关和市属医疗卫生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局机关40名科级干部。2010年,采取“四推荐、两考试、六公开”的办法,让1144名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建立起一支精简、高效、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干部队伍,涌现出郭春园、周国平、刘恒亮、牛希华等一批优秀典型,全系统形成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良好局面。

提升素能 发挥核心团队作用

一个个关注民生项目接踵而至,一批批优质医疗资源倍增工程竞相开工,这是卫生系统把学习作为发展的原动力,把创建学习型机关作为创先争优的助力器,推动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所带来的喜人景象。

拓展思维,建设学习型团队,是市卫生局打出的组合拳中的“第一拳”。 加强核心管理团队集中学习,每月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医疗卫生单位班子成员集中充电。与新加坡管理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密切合作,对中层领导实施系统、全员、大规模的高端培训和中长期研修。

开展创建“六型”机关,实施绩效考评是又一“重拳”。2008年以来,市卫生局开展了“六型”(学习型、法制型、服务型、效能型、创新型、廉洁型)机关建设,建立绩效考评制度,瞄准工作目标,全程跟踪问效,有力推动了局机关整体水平建设。

人才强卫,科技兴医,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法宝”。市卫生局大力实施“人才强卫”战略,2008年选派31名管理和技术人员到国内外进行高端培养。在全市卫生系统形成了强烈的高端管理、专科建设、学术研究的“人才集聚效应”。

创新模式 重在提升为民健康

重做,落脚在为民。市卫生系统创新服务模式,深入开展了“万名医护送健康”、“卫生局长与群众面对面”主题活动;开通了全省第一条也是目前唯一的公共卫生公益服务热线——12320;率先开通省内联合预约挂号系统,大大缩短了患者候诊时间;建成片医负责制“郑州模式”,形成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举办卫生健康大讲堂,开通“卫生健康服务车”,将医疗服务延伸到每一个角落。

2010年,新农合门诊统筹工作实现全覆盖,3年新建2099所标准化村卫生所,建成96所乡镇卫生院急救站,实现120急救网络全覆盖。积极探索“农村片医”模式,让农民享受方便优质的医疗服务。

健康为民,硕果累累。近年来,在行风民主评议中,市卫生局满意度始终位居前列,荣获全省卫生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等荣誉称号,被省委、市委评为“五好”机关和“五个好”机关党组织。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