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好人”胡大白
暑期租车升温
学生成主力军
精神病人住院摔伤
医院被判担责八成
电动三轮车
欲改“直升机”
万滩千亩荷花邀观赏
晴热高温持续到月底
我市醉驾第一案宣判
我省消费维权十大案例公布
游客满意度排名
绿博园全市第一
卧铺客车逐一清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好人”胡大白

本报记者 覃岩峰 文 陈 靖 图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让郑州市民行文明之仪蔚然成风。

日前,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5月份评比活动揭晓,共有105人登上“中国好人榜”,其中,来自我市的黄河科技学院院长胡大白榜上有名,成为创建过程中的亮点。

“好人的定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中央文明办有关负责人对“中国好人榜”做出这样的诠释。

不难理解,从30元钱起家,租教室、请老师,办自学辅导班,到创办“全国万人民办高校十大名校”,胡大白用了近20年的时间,从白手起家到名满全国,她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了自己。

胡大白,1943年5月生于江苏铜山,1981年冬天,时任郑州大学中文系讲师的她因公被烧伤。1984年,胡大白开始自己创业,以30元钱起家,租教室,请老师,满大街贴招生广告,办起了自学考试辅导班,这就是现在的黄河科技学院的起步。

一个辅导班,一个从破产工厂租赁的车间,再加上几名教师和100多名学生,便是黄河科技学院起步时的真实写照。然而,面对困难,他们更多的是笑着往前走。他们坚信,苦心人,天不负。

1985年4月,黄河科技学院迎来了一个发展契机,辅导班143名学员首次参加全省自学考试并取得优异成绩。在第二期辅导班上,人数骤增到2000多人,第三期学员锐增到5000多人。到1988年,学员发展到8000多人,专业由两个发展到十几个,教学点也由一个发展到30个,遍布郑州市的各个角落,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张,学校也三易其名:辅导班—黄河科技专科学校—黄河科技学院。

黄河科技学院在她的带领下,一步一个台阶,实现了快速发展,1994年1月,黄河科技学院被国家教委第一个批准实施高等专科学历教育;2000年3月,教育部批准黄河科技学院为全国第一个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民办普通高校,也是全国首批晋升本科的院校中唯一的民办大学;2003年1月6日,黄河科技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万人民办高校十大名校”之一;同年1月6日,胡大白院长荣获“首届全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称号。

胡大白不止一次地表示,黄河科技学院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离不开党和政府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与此同时,黄河科技学院的成功和胡大白的努力也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胡大白曾先后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2010年2月5日,作为受邀的民办高校代表,胡大白走进中南海,与温家宝总理一同就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行了座谈。

数年间,胡大白因对民办教育事业的突出贡献,先后荣获第三届“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巾帼建功标兵”,河南省“十大女杰”,河南省“十大新闻人物”,河南省“助残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对于胡大白来说,这些荣誉称号是鼓励,更是一种鞭策,教书育人让她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如果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她只能算是一名成功的商人,而非教育者、教育家。胡大白一直热心公益事业,2005年,黄河科技学院与郑州市残疾人联合会联合成立了郑州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所,积极研究残疾人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权益维护,为残疾人组织和社会提供相应的咨询和服务。截至目前,先后有390名残疾学生,从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胡大白,“中国好人”当之无愧。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