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古诗里的“苦夏”
往事如何存放
《毕淑敏散文丛书》
《嫁给经济适用男》观后
连载
连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嫁给经济适用男》观后

张映姝

不抽烟,不喝酒,不赔钱,无红颜知己。月薪三千至一万元。有首付房款能力。无裁员危机。——这就是对2009年与“雷”、“山寨”、“俯卧撑”、“剩女郎”等新词汇风行网络的“经济适用男”的素描。这些词汇风生水起于全球经济危机的社会背景。而《嫁给经济适用男》中的丈夫崔民国更是“适用”得可以,天天做饭、洗衣、做家务,工资全部上缴,通过做家务从老婆手里挣零花钱,还说“用自己的劳动挣回自己的零花钱光荣”。关键的一点,疼老婆,对老婆百依百顺。按理说,有他这样的老公,妻子张静宜应该很幸福了。可她偏偏觉得自己很“委屈”,嫁给崔民国这个个头一般、长相一般、经济实力一般等有诸多一般的男人很“委屈”。究其原因,是因为“剩女心态”。年轻时择偶左挑右选,想找“金龟婿”,晃到三十岁,在家人的催促下匆匆“下嫁”老实本分的崔民国(明知他不是自己喜欢的型男)。嫁了后却看不得受不了周围的女友比自己嫁得好。虚荣心让她觉得委屈也就理所当然的,尽管自己的男人有诸多优点,她也视而不见。婚后生活可想而知。两个似乎不搭调的人,上演着拧巴的生活场景,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戏如人生。

张静宜发现崔民国与“知心三姐”网聊后,怒不可支,亲手导演了两人的“约会”。在“知心三姐”对丈夫、往事的深情回忆后,两人得知“经济适用男”这一受宠于“剩女”的择偶群体。崔民国无疑属于这一群体,自然免不了自信满满,长出了一口久被压抑之气。张静宜为了打压丈夫的气焰,为丈夫策划了一系列“相亲”。在经历了与足浴女、有钱小三等的低品质相亲后,崔民国不信找不着合适自己的,自己选择了年轻貌美的“相亲”对象青年记者小美。经历过一次失败婚姻的小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就是要找个“经济适用男”,有责任感,体贴疼爱自己的男人。她很是爱崔民国。崔民国与她在一起很轻松,觉得自己的婚姻生活的确问题多多。张静宜起初冷眼旁观,小美的出现让她害怕,害怕失去已经拥有的一切,她却放不下自己的架子,宁可让虚假的“相亲”游戏向真实迈进。她越怕失去,越用言语打击、刺激崔民国。其实,她刺激他,是因为他和小美的关系刺激了她。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她已经在反省自己以及自己的婚姻生活。她开始做家务,开始认真打量丈夫的优点,开始改变自己……生活却并不按照任何人的意图前行。一切已经失控。离婚成为必然。言语中的必然,争吵中的必然。争吵持续到分家产。两人都不想离。崔民国想起结婚时说过的“我要对你永远负责”。张静宜想起蜜月后出差时两人的一夜网聊。谁也不忍心删除电脑中的两人生活的温馨记录。为他们分割财产的小美挺身而出。两个女人争吵起来,恶语相向,甚至要拳脚相加。左右为难的崔民国在拉扯中抡了一耳光,向着小美。小美清醒了。清醒后的小美对他们说,如果能过,就得好好地修补关系,如果不能过,就痛快地离了。“你怎么知道离了婚生活不会变得更好?”至此,两人(崔民国和张静宜)开始真正地沟通、交流。其实他们已经谁也离不开谁。小美抹去泪水,再次出发,寻找自己的“经济适用男”。皆大欢喜的结局。

“相亲”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点,也是戏剧理论中所谓的“关目”。相亲,由妻子策划的相亲,不能不去,自然痛苦万分。一赌气,发展成自己挑选“相亲”对象,果然是年轻貌美、阳光健康的姑娘。心理天平开始失衡。游戏不再是纯粹的游戏。两个毫无准备的人生活就此改变。想起了昆德拉的小说《搭车游戏》。游戏,本出于好奇,却使事情走向了它的反面。在游戏中,任何设计和预想都是枉然的,不堪一击的。张静宜想通过“相亲”游戏,打消经济适用男丈夫的自满心理。崔民国不愿“相亲”,被迫“相亲”,最终非要找一个比妻子年轻貌美的让妻子看看。只是,事情的走向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万分幸运的是,他们重新认识了自己和对方,以及他们之间连他们都没有意识的难分难舍的情愫,度过了危机。现实中又有几人能够如此幸运。

该剧依旧沿用了李伯男戏剧作品“浓情喜剧”的风格。欢笑与泪水交织在一起。喧嚣与沉静交织在一起。讽刺与幽默交织在一起。些许赞赏与些许批评交织在一起(并不是刻意而为,而是创作者人物倾向的点滴流露)。这种风格让沉重的主题(反映经济危机背景下职场男女的婚姻生活状态),显得不那么步履艰难,不那么一言难尽,不那么剪不断理还乱,不那么欲说还休。相反,它使主题更为明晰,使表现的社会现象更广阔(如足浴女、小三的社会存在),使剩女、经济适用男的生活更细化,心态更微观具体化。更重要的,它使走出剧场的观众在兴奋过后,会在有意无意间回想剧中男女主人公的台词,譬如:(张静宜)你每月工资全交,然后还得干家务往回挣工资,不觉得不舒服吗?(崔民国)“没有没有,绝对没有,我每个月自己干活然后往回挣自己的钱,觉得挺幸福的。”一句话,就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白领剩女与经济适用男的家庭生活情状。一句话,蕴含有多大的容忍、包容心。一句话,诠释出对幸福生活的真实、鲜活理解。看过此剧的白领女性大多还会反省、比对自己的婚姻生活。“比我老公顾家的没我老公有钱,比我老公有钱的没有我老公顾家。”看过此剧的人数有多少,并不确切,据说此剧票房打破了先前话剧的票房纪录,为导演李伯男赢得了“票房导演”的名声。

该剧在场景与场景的衔接处理上颇有特色。在间歇,总会想起与剧情相得益彰、妥帖舒畅的音乐。

该剧的舞台呈现也可圈可点。“知心三姐”深情回忆中,急刹车声中,舞台后方出现了快速而过的抬担架的医护人员。崔民国表露心声时说起自己做过的一个梦,灯光立刻暗转,总经理给他戴红花,奖励给他一辆绿色甲壳虫的车钥匙。洗脚女为崔民国按摩脚底穴位,他大叫一声,灯光熄灭一次,一个痛苦造型……依次进行,重复几次。旱冰场上,崔民国旋转飞驰,小美、张静宜轮番出现,他的思绪在两人间流转、游移,举棋不定。转接自然流畅,节奏紧凑合理,效果生动鲜明。还有洗脚女的陕西方言,有钱小三嗲嗲的台湾腔以及情急下脱口而出的粗声大气的山东方言,等等,让现场爆笑一片。

期待着结局的出现。想验证自己能否与导演的思路合拍。当崔民国与张静宜两人背对观众,走向越来越高的台阶,脚步越来越沉重,背越走越驼……我的心一阵狂跳。让我们一起慢慢变老。正合我意。完全一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