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干净地呼吸也是幸福的标志
“被误读”的数字和“被侮辱”的智商
他们每天都吃些啥?
美国债务危机远未结束
“中原诗群”闪耀诗坛
cpy110818
cpy110817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原诗群”闪耀诗坛
青年方阵生机无限诗歌群落遍布中原诗群品牌正在凸显

6月18日,来自省内外的近百名诗人、评论家齐聚郑州,共谋“中原诗群”发展大计。

在有人戏称“读诗的比写诗的还少”的当下,大批河南诗人异军突起,形成了强大的诗歌群落,呈现出“群星闪耀、群峰竞秀、群龙有首”的态势,越来越引发文坛的广泛关注。

与会的诗坛名家认为,“中原诗群”是一个重要的诗歌群体。“五四”以来,河南诗人群星灿烂,大家频出,已凝聚成为一支团结向上、勇于担当、积极创新的群体。从河南诗人身上,可以感受到对诗歌精神的坚守与诗歌艺术的探索,可以看到中原诗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美好前景。

河南诗人享誉全国

屈指数来,中原大地曾走出了我国现当代诗歌泰斗苏金伞,受到朱自清、艾青、臧克家等文坛大家赞赏的青勃,一生创作了8000余首诗作、出版40余部诗集、被贺敬之赞为“人民诗人”的王怀让等为杰出代表的老一辈诗人,他们的成就世所公认。

如今,中老年诗人宝刀不老,众多青年诗人从厚重的中原文化底蕴中汲取营养,笔耕不辍,在当代诗坛打造出了具有中原特征的诗歌营垒。

从1955年开始发表诗歌,将“以生命写诗,诗才有生命”作为创作追求的新乡诗人王绶青已走过了56年的创作历程。退休后,王绶青却迎来了创作高潮,陆续出版了三部诗集,他的诗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诗歌的精髓,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在一首短诗里,他写道:心要像纸一样净/身要像笔一样直/天下“人”字最难写,写好“人”字才是诗……

无论白发还是红颜,河南诗人都有一颗不老的诗心。

眼下,国内以古稀之年仍活跃于诗歌网络论坛的诗人唯有李清联。这个居住在古城洛阳一隅的老诗人,经常和少男少女一起快乐地跳着街舞,雪白的头发宛若一朵盛开的雪莲,让人从他身上感受到强烈的诗意。

在洛阳文学界,有“工人诗人”之誉的李清联很受拥戴,他热心提携年轻诗人。年逾七旬的李清联不但创作精力旺盛,还像年轻人一样上网聊天、写作。童心不泯的李清联自取网名“阳光老男孩”,诗如其名,他的作品无论是说理还是抒情,大都阳光灿烂,充满童真,诙谐生动,贴近生活,读来倍感亲切。他在《倒退着走路的人》一诗中写道:倒退着走路的人/倒退着前进……

1999年11月12日,诗人马新朝十年磨一剑,数易其稿,终于敲定了以黄河为题材的1800行的现代史诗《幻河》。

《幻河》获得了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被誉为是新诗写黄河的一座高峰。评论家陈超说:“《幻河》是我迄今看到的写黄河的最好作品。我尤其是欣赏它对语言的细微的把握。”骆寒超认为,新诗百年来,还没有产生与黄河相匹配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幻河》的价值会逐渐显现。《幻河》以它的复杂性、深刻性、探索性、现代性以及个人性来抚摸我们民族的根和人的命运。李霞评价说,《幻河》是一部当代诗经,是一部史记新版,是一部音乐大典,是一部神话传说,是一部哲学著作。

河南还有大批诗人创作古体诗词。省诗词学会会长林从龙的诗词儒雅可品;河南大学、郑州大学兼职教授张国臣博士创作了大量嵩山诗词,其作风格豪放,富有哲思;诗人王国钦长期致力于格律诗的创新和研究,其作《度词·春风着意》被格律诗界传为佳作。

廖华歌、蓝蓝、申爱萍、赵炜炜、杜涯、扶桑、康丽、萍子、齐红霞、吴小妮、琳子、一地雪、丛菊、申艳、贺红、我在这儿等一大批河南女诗人,用她们色彩瑰丽的诗作,为中原文学天空涂抹了一层亮色。

近年来,我省散文诗创作队伍日益壮大,刘德亮、蓝蓝、冯杰、艺辛、申艳、王猛仁、毅剑、李俊功等河南诗人在散文诗领域颇受关注,河南散文诗的发展耀眼夺目,成为诗坛的一道亮丽风景。

我省散文诗评论家王幅明1987年出版的《中外著名散文诗欣赏》是全国首部散文诗鉴赏读物,已多次重印,影响了一代文学青年。近几年,王幅明主编了《中国散文诗90年》、《河,是时间的故乡——河南散文诗选》等著作,成为中国散文诗史册中的宝贵文献,他的散文诗理论代表作《美丽的混血儿》中的观点也被广泛引用。

从2001年起,我省另一位散文诗大家王剑冰每年选编出版一部散文诗年选,被认为是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两部年选之一。

青年方阵生机无限

有人说当下诗歌已死,《诗刊》等纸媒订数大跌,出版的诗集只有诗人才会去买,诗歌似乎在年轻人中失去了光芒。

与这种观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原大地上的诗歌活动却开展得颇有声色,大批中青年诗人活跃在诗坛上,承上启下,代不乏人。

近年来,在网络上,河南青年诗人异常活跃,他们开设博客,创办了诗先锋、中原诗歌、大河风、短歌行等众多诗歌论坛。洛阳诗人朱怀金不但开办了“汉诗公社”诗歌论坛,2006年还组织了全省首届网络诗歌高峰论坛。

1986年3月,在邙山脚下的郑州黄河游览区,30余位河南老中青诗人第一次吹响集结号,举行首届黄河诗会。此后,黄河诗会连续成功举办了16届,构成了国内诗坛独有的风景,成为具有重大影响的全国著名诗歌品牌,《诗刊》曾作了专门评介。

2008年夏季,几位80后诗人在中原青年诗歌论坛上提议,组织一次笔会,很快就一呼百应。当年8月2日,十几位诗人从中原各地齐聚焦作,自发举办了首届中原青年诗会。

这次看似偶然的相聚,此后却一发而不可收。如今,中原青年诗会已连续举办了四年,人气越来越旺。四年虽然短暂,却是珍贵的坚持,显示出诗歌在中原青年群体中的鲜活生命力。

诗歌刊物不景气,是眼下国内文学界具有共性的无奈现实。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大河》诗刊出版20期后,曾经于1992年3月停刊。2009年6月,荣获过省政府诗歌奖的诗人高旭旺克服重重困难,恢复了这份在省内外读者中具有广泛影响的诗歌刊物。

获得过全省第五届文艺成果奖一等奖、省第六届“五四”文艺奖中唯一的一部诗歌奖的诗人杨炳麟,坚持诗歌创作20多年,已创作诗歌1000余首,一次就推出了3本诗集。去年,身为民营企业家的杨炳麟还创办了诗刊《河南诗人》,打造出又一个诗歌纸媒平台。

现在全国具有公开刊号的市级文学刊物已寥若晨星,洛阳市的《牡丹》、开封市的《东京文学》却是个例外,两家杂志的诗歌栏目一直办得很有特色。

1991年,平顶山常在一起煮酒论诗的诗人森子、海因、罗羽、老船、冯新伟等,创办了一本粗糙的复印本民间诗刊《阵地》,寓意坚守人类的精神高地,置身汉诗写作的前沿。

次年,几位骨干诗人因生活所迫到南方去谋生,《阵地》是否还继续办下去?森子和海因为此彻夜长谈,最后决定:越是困难,越要办下去!

20年来,《阵地》出刊十期,出版《阵地诗丛》十本,不仅荟萃了国内大批优秀的先锋诗人,形成了“阵地诗群”,印刷和装帧设计也有了长足进步,还推出了网络版,被称为国内最前卫的民间诗刊。《阵地》真实地记录了1990年代以来新诗写作的脉络和演化过程,“阵地诗群”在抒情与叙事领域的探索受到众多评论家关注。

河南诗人从不故步自封,青年诗人勇于探索,显示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审美趣味和生活历练,创作日渐成熟。

1985年,青年诗人孔令更、郎毛从兰考县东坝头出发,一路风餐露宿,历时一年多徒步考察黄河。翌年,他们又从兰考出发徒步走到黄河入海口。此后,省会青年诗人马新朝随队采访洛阳黄河漂流队的黄漂壮举,濮阳青年诗人丛小桦多次考察黄河和长城,这些活动为他们的诗歌创作铸就了生活的根基。

《河南日报》2006年4月3日刊发的张鲜明的诗《移民忙种树,确保渠首青》,被认为“开创了中国新闻史上用诗歌写新闻的先河”。河南青年诗人西屿2007年入选中国80后实力作家排行榜,魔头贝贝因其长诗《起诉书》等而享誉网络诗歌界,李霞发起网络优秀诗歌评选活动,整理出年度汉语诗歌资料《汉诗观止》,产生了巨大反响。

诗歌群落遍布中原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各地纷纷成立诗社,编印诗刊,举办诗会,逐步形成了区域诗歌群落。

省会郑州是全省的诗歌中心,开封被誉为“河南现代诗歌的摇篮”,洛阳“河洛诗群”已存在多年。这三座古都产生和集中了大批优秀诗人,诗歌活动丰富多彩。

信阳的诗歌创作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新世纪,当地诗人经过重新整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信阳诗歌方阵”,涌现出田君、扶桑、温青、胡晓靖、李庆华、赵玉丽等大批青年诗人。出版专著14部、荣获河南省政府奖的“大别山情歌王子”陈有才与诗风豁达、厚重,出版专著3部,先后35次获奖的陈峻峰,并称为信阳诗坛“二陈”。铁哥、老英在野、小马过河、茶客、丛菊等诗人,则构成了息县“大息地诗群”。

在王绶青、李洪程两位前辈引领下,新乡诗人结成了一个壮观的群体。王斯平、刘德亮、吴斗勤、冯杰等新乡诗人都出版了多部诗集,他们的作品各有千秋,像刘德亮的理性,王斯平的怀旧,吴斗勤的清新生动,冯杰的质朴淳厚……

拥有“文学宛军”的南阳也是我省的诗歌大市,当地活跃着以诗歌主将梁庭华、张华中与康桥、阎中、李国印、霍楠囡、孙琳、邵世民、刘志刚、阿北等中青年诗人及申艳、贺红、韩冰等女诗人为代表的庞大诗歌创作群体,诗歌创作相当活跃,当地诗人王韵华先后组织了5届“西峡诗会”,柳亚刀创办了“短歌行”诗歌论坛。

在我省县级市舞钢,已出现诗歌创作者100多人。当地诗人们成立了舞钢诗社,创办了诗刊《柏风》,注册了舞钢诗词歌赋网络论坛,举办了“舞钢诗会”,舞钢市主要党政领导也非常喜爱诗歌创作。舞钢不但拥有现代诗歌创作群体,也有古诗词创作群体、老年诗歌创作队伍,还涌现出了众多农民诗人。

无独有偶,豫西县级小市义马也是诗人辈出,近年来,义马诗人创办了诗歌园林网络论坛,形成了诗歌创作群体,主要成员有20多人。

河南大学诗歌阵营、郑州大学诗歌群体、郑州“发现诗群”、焦作延伸诗社和诗刊等,都产生过广泛影响,推动着各地诗歌水平的提升。

诗群品牌正在凸显

中国古代诗歌,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中原诗歌。古代的河南诗人辈出,杜甫、白居易、李贺、岑参、韩愈、李商隐、王维等大诗人,迄今仍然在世界诗坛闪烁着绚丽的光辉。

南宋以后,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迁北移,中原日趋没落和边缘化,黄河岸边的诗歌也趋于冷寂。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鼓荡,拥有悠久传统的中原诗歌界也生机勃发,不断发展壮大。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指出,近年来,河南诗歌已成为中国诗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产生了苏金伞、青勃、王怀让、马新朝等标志性诗人,一批优秀青年诗人脱颖而出。河南的诗歌创作在宽广、平静的景象中,蕴蓄着更大的潜流和能量。

省诗歌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元成认为,近30年来是河南诗歌自“五四”以来最好的时期。我省诗人数量可观,老中青三代同堂,各领风骚;诗歌的质量较高,涌现出以《幻河》为代表的力作;诗人的探索性增强,多种风格并存,既有一批地域性诗歌写作者,也出现了一批更加个人化的诗作者和非主流化的写作。河南诗人显露出来的诸多元素,已成为中国诗歌多元发展的潜在力量。

前不久,在省文联全会上,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庚香提出,要积极打造“中原诗群”,这个倡议得到了文艺界的积极响应。

身为诗人、评论家,李庚香认为,作为中原作家群的重要力量,中原诗人有作为、有地位,在全国有着广泛的影响。目前,中原经济区建设已全面展开,中原经济区建设包括诗歌创作在内的文化建设,作为诗歌大省,河南的诗人要形成合力,勤奋创作,努力打造富有特色的“中原诗群”文化品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