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烧伤小哥俩
收到救命钱
百名寒门学子圆大学梦
新密农村环境大变样
生活必需品涨价
巩义补贴低保户
巩义加速推进安居房建设
大运河郑州段考古有新进展
郑州西部最大机电
交易市场落户荥阳
新密开通绿色短信服务平台
新郑家电下乡销售火爆
新郑“百亿送贷”助新农村建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大运河郑州段考古有新进展
通济渠荥阳故城段走向确定

本报讯(记者 谢庆 通讯员 李艳艳 鲁定君)昨日,记者从郑州市文物局获悉,大运河申遗“立即列入项目”——通济渠荥阳故城段的走向、范围、年代已确定,为论证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和真实性、完整性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根据技术人员对通济渠荥阳故城段的考古勘探,古河道呈东南——西北向,与文献资料记载该段的隋唐大运河走向基本一致,河道宽65~85米不等,两边部分地段发现有河堤,堤上有路,路宽6~7米。从横跨通济渠故道的惠济桥桥基底部的堆积层分析,惠济桥应建于元末明初,其所在古河道至少在唐代已经形成。

通济渠荥阳故城段现名索须河,长约15公里。该段运河始于战国时期开凿的鸿沟水系,后为隋唐大运河沿用,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

隋唐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已被列为中国2014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由沿线8省市的33座城市联合申报,河南境内分布的大运河遗产主要是通济渠北段和永济渠南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