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打造高素质女儿,错误的教育比不教育更糟糕
闲话徽墨
汉代的壶
《民国对联中的人和事儿》
万山路
西柏坡赋
郑州的梧桐
tpzz211083
tpzz21107103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的梧桐

在5月9日的香港大公报副刊上读到海诺先生的《南京梧桐》一文,引发了我对郑州梧桐萦怀不已的情愫。

南京梧桐是为迎奉孙中山先生灵柩而种植,郑州梧桐没有这份荣耀,但它们那高大粗壮、绿阴蔽日的形象,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可谓独一无二,它们属于坊间平民的风格,是郑州市民心中的市树。郑州被誉为“绿城”,和市内多条马路两侧那绵延不绝的梧桐直接有关。

学名叫二球悬铃木,俗称法国梧桐,多半是上个世纪50年代栽植的,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其实郑州梧桐真正的名称应该是“英国梧桐”。园林行家说,悬铃木共有八个品种,原产北美洲、墨西哥、地中海一带,引入我国栽植的有三种,依悬铃木果序柄的果球数区分,分别是一球悬铃木(又叫美国梧桐),二球悬铃木(又叫英国梧桐)和三球悬铃木(又叫法国梧桐)。英国梧桐是美国梧桐和法国梧桐杂交的品种,无原产地,在欧洲广泛种植后,上个世纪初法国人把它带到上海,栽种在法租界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一带作为行道树,人们叫它法国梧桐。我自小生活在上海,去淮海路逛商店总要经过那些法桐树阴下,那时觉得淮海路的法桐非常不错,但当我后来调到郑州工作,目睹郑州梧桐雄健壮美的景象后,惊讶之余,再回到上海,重新见到淮海路两侧那老态龙钟、瘦骨嶙峋、树身长着丑陋疙瘩的法桐,觉得其形象近于猥琐,颇有点不堪入目了。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树也一样呢,郑州的水土特别适合梧桐生长,郑州的梧桐也特别像北方汉子那高大、魁梧、粗犷的形象。

郑州梧桐的树干足有两个人合抱那样粗壮,离地三四米高分叉后,如几支巨人的手臂直插蓝天,高达三十多米,直抵十层楼房的窗口,树冠广阔,气势磅礴,似一把把顶天立地的翡翠巨伞。这些巨伞冠大阴浓,路两侧的树冠伸展开来,在空中互相交织,于是将整条街道笼罩在满目葱茏中。

郑州市区的梧桐竟然引来了成群结队的白鹭。白鹭在高高的梧桐树枝上筑巢、育雏,白天飞到郊外不远的黄河滩里觅食,傍晚飞回市区梧桐树上的巢中过夜。朝霞满天的早晨或晚霞似火的傍晚,人们在树下都清晰地看得见它们美丽的身影,听得见老鸟喂食时雏鸟急切而欢快的叫声。只是在欣赏闹市中的这幕自然美景的同时,附近的居民和行人也有不愉快的遭遇,白鹭的粪便有时会从天而降……但不管怎么说,白鹭的飞来表明郑州市区的环境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而梧桐成为白鹭憩息的家园。

后来,人们突然发现,几天时间里郑州数条马路两旁高大美丽的梧桐变成光秃秃的丑小鸭了,只剩下粗大的树干孤独地立在原地,原先巨人般高擎的手臂和浓密的绿阴一下子消失了。据说是法桐的悬铃球果惹的祸,随处飞扬的毛毛污染环境,影响健康,园林部门决定对梧桐进行截肢嫁接,说日后新生的枝条将大大减少球果的数量。然而,市民们普遍对这项新技术不接受,不领情,纷纷呼吁园林部门慎重行事,锯下留情。郑州梧桐已融入市民的生活、情感和心绪,原本绿阴笼罩的马路变得赤身露体,烈日下行人连个遮阴处都没有,这份罪谁受得了?要是把梧桐全都锯了,郑州哪里还有绿城的模样啊!如同春天的杨花柳絮,有时也挺烦人的,但是难道因为杨花柳絮的缘故,就把大杨树老柳树统统锯了不成?

郑州参天的梧桐是几十年城市绿化的硕果,新嫁接的细枝即使全部成活,要重新变成参天大树也得等猴年马月了。面对断枝残叶狼藉满地的梧桐,人们不由得发出声声喟叹。众多市民通过不同的方式将自己的心声传播出去,有关媒体也作了报道。民意还真的起了作用,市政当局听从了市民的意见,人民路、文化路等多条马路的参天梧桐被原样保留下来,不再进行截肢嫁接了。令人扼腕的是金水路、黄河路一带往日的绿阴美景已成市民心中追寻的倩影与梦痕,几年过去了,嫁接后新抽出的枝叶依然不繁茂,粗大的梧桐树干顶着个稀稀拉拉的小脑壳,很不相称,盛夏烈日下行人只得边擦汗边摇头。倘若此时再转入邻近的人民路、纬一路、经五路一带,景象蓦地改变,浓阴覆盖,满目翠绿,清雅洁净,感觉像换了一个季节。有比较才有鉴别,美好事物一旦失去了,人们倍加怀恋,而对保留下来的梧桐,郑州市民则更为珍惜与爱怜,心底里又增添了一份浓浓的情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