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崛起郑西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广武镇:抓住转变不放松
乔楼镇:务实重干凭“翼”飞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广武镇:抓住转变不放松

广武,古名河阴,置县已有1300年历史,后改制为乡、镇,地处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是世界上1200万郑氏族裔谒祖朝拜的圣地。北临黄河,南望嵩岳,东接黄河游览区,西连虎牢古战场,总面积155平方公里,下辖42个行政村,人口9.4万,是“国家卫生镇”、“郑州市生态镇”,被誉为“中州名镇”。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广武曾多次走在历史的前列。5500年以前,享有“天下最早第一村落”之称的青台仰韶文化表明,广武这片土地是黄帝元妃嫘祖“始养蚕为丝”之地,以郑氏三公为代表的春秋战国时代的辉煌,更是其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在新一轮发展中,广武却被“多”、“少”、“低”所困扰、所束缚。“多”表现在人多、耕地多、农产品多,广武农业人口数量居郑州之首,农业耕地占荥阳市耕地的1 / 6;“少”表现在人均耕地少,自然资源少;“低”表现在农产品附加值低,人均收入低,工业化、城镇化率低。单一的农业经济在成为全镇支柱经济的同时,也制约着全镇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如何保持发展的先进态势?“转变”最重要。

广武境内的“鸿沟”又名“广武涧”,就是中国象棋上“楚河汉界”的原型。中国象棋的精髓之一就表现在“变”字上。

排兵布阵,攻城略地,无一不是在演绎着“变”的精妙,“变”则通,“变”则活。

转变一:要转变领导方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是要加快领导方式的转变。对于群众不认可、不赞同的方式、方法和那些不尊重规律的做法要及时作出调整,找出真正符合地区发展的新路子、新策略,并要积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要学会“三具”,即做任何事情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落实,在具体中求得实效。

转变二:要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职能定位正确与否,是政府能不能正确行使权力、发挥相应作用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在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中抓住了治本之策,加强政府的服务职能,经济社会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五年来,全镇生产总值由9.3亿元提高到23.2亿元;财政收入由1692万元提高到333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4.7亿元提高到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80元。特别是2010年,镇党委政府积极落实“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全年新签约规模以上企业7家。同时,确立了以四维机电为龙头的“四维工业产业集聚区”建设,规划了以新招引企业为主的“广武镇中小企业园”并开始建设,苏寨工业园区企业升级改造步伐逐步加快。

转变三:要转变机遇意识。机遇往往表现为偶然性、或然性。但机遇背后又隐藏着必然性,是有规律可寻、有原因可查的。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郑州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也为荥阳市打造郑州新组团,建设省会西花园的战略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郑州都市区战略的实施和荥阳总体布局的确立,对于广武镇而言,都是绝好机会。

“抢”字当头抓机遇,“干”字为本搞创新,积极作为,建设一个宜农宜工宜游新广武。在第二批移民工作中,我们把“三个好”和“三种意识”贯穿于整个移民工作始终,即为移民选最好的地点儿、建最好的房、挑最好的地块儿,在移民工作中始终坚持主体意识、高标意识和责任意识,成为全省第二批移民工作中的先进,拔得了头筹。

转变四:要转变发展思路。随着经济发展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和全国农业税的取消,广武镇由领跑者变成了遥望者。镇党委、政府痛定思痛,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和模式。

——工作重心由“农”到“工”转变。江宇锻压、宝钢机械等本土企业相继投产,大陆农牧、清华园房地产、四维机电等招引企业也先后落户,开始了广武亦工亦农发展的新纪元。

——确立 “工业强镇、旅游兴业、农业富民”的发展思路。

——全力推进宜农宜工宜游新广武建设。今后五年,一是在农业方面,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逐步形成城郊型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格局。在布局上,建设蔬菜、林果、花卉、奶牛、特种畜禽、良种繁育等专业化生产基地,培植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争取3至4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农业,4年至5年基本形成现代化农业,达到基础设施和装备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生产经营产业化、管理水平现代化、资源环境优良化和经济收益高效化,土地投入产出比达到1:3以上,劳动力年产值达到3万元。二是加快第二产业战略调整,促进乡镇企业扩量增效。要发挥广武特色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向更大规模、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拓展,五年里总固定资产投资不少于230亿元。新建企业要有科技含量,确保项目优良、持续发展动力强劲、带动地方发展优势突出。抓好园区建设,加快工业集约化发展。要加快董庄四维产业集聚区建设,利用5年时间着力将四维培育成超百亿企业,将园区培育成超百亿园区,园区内进驻企业总数不少于30家;以闽港金属等项目为龙头加快苏寨工业园区建设,5年内园区进驻企业总数不少于25家。以苏寨工业园区、董庄四维工业产业集聚区、大师姑重型机械生产研发基地、闫村亿店小型农机具生产基地为平台,做大做强机械加工、矿山等重型机械制造产业。同时,健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督促企业实现现代科学化管理,采用各种形式培养、引进用得好、留得住的各类人才,不断提高企业家、技术人员和职工的素质。三是整合资源,提高质量,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要按照荥阳市旅游开发的总体规划,协调配合全市完成汉霸二王城遗址公园的控制性详规、南水北调干渠两侧景观带广武段的开发及建设专项规划编制;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逐步完善桃花峪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江南春温泉和北部林地优势,引进开发休闲度假、郊野游玩等旅游新项目。另外,依托安得物流等企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利用交通优势,加大仓储、运输业的投入,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扬长避短,后发先至。

成绩是对所做工作的一种肯定,可以检验工作思路是否正确,工作措施是否得力。不足,就是欠缺之处,是一面镜子,可以鉴正今后的发展方向。就广武镇前五年的发展而言,有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成绩,但也有不足之处:一是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水平总体来讲还较低,与先进乡镇、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二是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的薄弱环节,班子自身建设及干部教育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四是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个别招商引资项目进展缓慢。这些问题亟需引起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因此,在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同时,还要继续建立和完善机关管理、财务管理制度,建立重点工作领导责任制,完善重要工作、领导批示督查督办机制和日询问、周报告、月总结工作落实机制,建立健全督查考评机制,以保证各项工作和指标任务落到实处。

建设宜农宜工宜游新广武,9.4万广武人民激情满怀,责任在肩!我们坚信,抓住“转变”不放松,广武必定会站在发展前沿!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