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版:崛起郑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王村镇:在抢抓机遇中实干
25
打造郑州新组团
建设省会西花园
[]
广告
ZZRB3
纸笔
xybtx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王村镇:在抢抓机遇中实干
突出重点,找准支点,在奋力突破中实干面对“十二五”,王村没有经验,只有实干
万亩鱼塘

实干,就是实实在在地去做。

实干是共产党人的实践品质和先进本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

王村镇党员干部群众正是凭着实干精神,不畏艰难,奋发进取,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创造出令人侧目的成绩。实干精神闪耀着永恒的光芒,洋溢着时代的活力。当前,应对风险挑战,抢抓发展机遇,推动逆势而上,实现率先发展,尤其需要发扬实干精神。

王村镇是个农业大镇,改革开放初期,曾以辉煌的乡镇企业经济使之成为荥阳的四小龙之一。金融危机的影响,王村经济进入低谷。“十一五”期间,王村镇的经济一直徘徊在吃财政饭上,经济收入增幅不大。政府忙于找米下锅,民生问题无力改善。面对困难,王村镇没有沉默,没有抱怨,以领导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他们选择了实干。靠实干解决一切问题,靠实干来实现王村镇经济的再次腾飞。

实干的过程是自我总结、自我反思的过程。

一切办法,只有在实干当中才能找到;一切问题,只有在实干当中才能解决;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当中才能抓住。困难是对实干精神的呼唤和昭示,挑战是对实干精神的锻造和升华。

暂时落后不可怕,认识不到自己落后在什么地方才最可怕。深刻反思,王村还存在小富即安,等、靠、要现象,还有思想解放程度不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一套很好的机制来引导社会力量开展全民创业,没有开创性的工作思路和办法;工业经济多年来以科技含量低、简单机械加工组装为主,面临生存危机;缺少大个头企业,全镇218家工业企业中,年纳税上10万元的仅有20多家,上百万元的仅有1家,税源稀缺;区位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经济发展难度较大。黄河湿地、沿黄农业生态景观带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包装、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产业优势。

一个地方发展慢下来,不过三五年,而要再赶上去,没有超前的理念、超高的谋划、超常的做法是很难实现的。

突出特色,放大优势,在转型发展中实干

王村的优势在哪里?工业起步早、群体大、行业广;农业基础条件好,产业布局合理,结构调整成效突出;五万亩河滩和二万亩邙岭综合开发利用空间巨大;连霍高速在境内设有出站口;南水北调从这里穿越黄河等优势。怎样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全镇经济大发展?王村镇审时度势,巧借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东风,积极服务郑州都市区,建设荥阳新组团,在抢抓机遇中实干,在创新思维中实干,在放大优势中实干,在突出特色中实干,吹响了前进号角。

——接力上街,抓好“两个园区”建设。以连霍高速引线为中轴,充分利用紧邻上街和连霍高速上下站口的地理区位优势,高起点规划和建设韩村产业园区,加快完善各项配套设施,为招商引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致力打造郑洛工业走廊上的重要工贸物流园区;以金滩市场为中轴,加快金滩商贸园区的规划建设与综合整治力度,提升园区品位档次,与上街融合发展。以金滩市场和石化路为首选,加大公路建设力度,积极申报公路建设项目,升级改造汝南路(金滩市场地段)、打通S314线,对接上街洛宁路、淮阳路,加快与上街区的道路对接,主动融入上街区。

——突出优质粮生产特色,打造郑州的粮仓。王村镇是郑州市优质粮生产基地。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出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发展道路。这就为王村镇粮食生产吃上了定心丸。依托粮种补贴积极引进优质粮种推广普及。加强对外沟通联系,多方争取专用粮食订单,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刺激粮食生产。加大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业应对灾害天气的防御能力,确保粮食丰收。

——突出绿色蔬菜特色,打造郑州的菜园。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在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以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为抓手,以河南省食霸天下食品有限公司速冻食品加工为龙头,打响“瑞丰”等绿色生态蔬菜品牌。扶持瑞丰公司、绿丰源公司健康发展,重点做好西大村、留村、许庄、丁村及周边村庄的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建成万亩连片无公害蔬菜生产区,打造河南省最大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

——突出黄河文化特色,打造郑州的游园。把南水北调穿黄景观与黄河邙岭风光、孤柏渡渡口、万亩黄河湿地等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加强创意策划、形象宣传和市场拓展,全面推进沿黄生态旅游带建设。高标准规划黄河滩湿地,以黄河滩博浪沙湿地旅游开发项目为龙头,做好黄河滩湿地休闲观光旅游的有效开发利用,形成渔业生产和黄河湿地观光旅游产业带,建设年产1.5万吨鲜活水产品的全省最大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全力打造黄河特色水产品集聚区,逐步建成名副其实的“淡水渔乡”;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农业设施,全力打造农业生态园建设,做好休闲观光农业的资源整合;南水北调孤柏渡穿黄工程将中国两条奔流不息的母亲河——长江、黄河河水汇聚于此,让“才饮长江水,又食黄河鱼”成为现实。王村镇正全力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博物馆项目的规划编制,争取这一集黄河文化、水利工程文化、漕运文化为一体的项目落户王村。

突出重点,找准支点,在奋力突破中实干

——把帮扶企业发展作为实干的着力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兴则全局稳,企业旺则经济活。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宏观环境的制约,使王村镇的一些中小企业进入了经济的“冬天”,需要加大帮扶力度。要充分体察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面对面指导,点对点帮扶,缓解企业外部的压力,化解企业内在的症结。树立亲商、扶商、便商的理念,全力服务企业和项目,建设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帮助企业破解难题,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着眼企业发展,强化要素保障,抓好企业减负,缓解融资困难。指导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推动资产重组,使企业在困难中提升信心,在挑战中抢占先机,走出困境,健康发展。

——把招商引资提振经济作为实干的兴奋点。做好招商引资项目库建设,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软环境,使招商引资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优化招商引资队伍配备,抽调高素质人员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完善招商办公室相关设施,科学制定招商引资工作考评办法,不断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

——把推进项目建设作为实干的着重点。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增长点,一个项目就是一份带动力。着力抓好江河重工等一批工业项目,使其尽快建成投产,促使瑞丰公司、绿丰源公司等农业项目做大做强。把精力倾注到项目上,把资源汇集到项目上,把政策落实到项目上,盯紧一批项目,推进一批项目,干成一批项目,在全镇上下掀起新的一轮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

——把加快民生改善作为实干的着眼点。越是发展,越要重视民生;越是困难,越要改善民生。王村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满怀深情地为群众谋利益,饱含热情地为群众办实事,充满真情地为群众解忧愁。全力做好新农保、居民医保、新农合工作,引导群众普遍参保,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社会保障目标。加强对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努力拓宽社会保障和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范围,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全面、更可靠的基本保障。让群众看到实效、得到实惠,提高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

面对“十二五”,王村没有经验,只有实干

王村镇党委政府坚信:只要实干,一切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只要实干,每件事都能干成,定能干好;只要实干,各项工作一定会开创新局面。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