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乘“神龙”借“东风” 江城崛起“中国车都” 本报记者 宋建巧 初到武汉,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武汉开发区)宣传部副部长祝开华就调侃:“你们中原大地上跑的大多是我们武汉开发区生产的汽车。” 在武汉开发区两大汽车龙头企业——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和东风本田公司,东风本田CRV、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世嘉、东风风神等多系列畅销车型,从这里大批量地走下生产线,走向中原,走向全国。 提到武汉的汽车产业,必定要提到武汉开发区,去年,武汉市汽车产业首次过千亿,武汉开发区整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就占到了84.87%的份额。在这片200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上,去年整车产销量达到67万辆,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上产出3350辆汽车,而在这67万辆的不菲产销量中,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和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就分别贡献出了37万多辆和26万多辆的好成绩。 在这块麒麟状土地上,平均每5分钟就有6辆汽车下线驶向全国各地;在这里,法国PSA、日本本田、日产三大国际汽车巨头齐聚;在这里,集中了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东风乘用车公司等6家整车生产企业;在这里,德尔福、佛吉亚、法雷奥等16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30多家汽车研发机构扎堆。 这里是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最高、品牌最多的国家级开发区,被誉为 “中国车都”。 “磁场效应”引汽车产业聚集 “车都”梦源起20年前。 1991年5月16日,在城区西南部,一片不适合农业生产的贫瘠荒土上,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开发区可谓是因车而建,也因车而兴,第二年,东风汽车公司与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就在开发区合资成立了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开始了30万辆轿车项目的建设,成为最早规模生产经济型轿车的“吃螃蟹者”。 作为武汉“中国车都”的领跑者,神龙汽车公司的建设发展,对武汉、湖北乃至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辐射促进作用,产业带动和产业集群式发展效益日益凸现。 (下转第六版)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