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视觉新闻 上一版3
我是交通协管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是交通协管员
繁华都市,疏导车流,离不开他们的辛勤付出。
交通协管员的工作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理解。
除站岗外,他们还担负着交通隔离护栏的维护工作。

2004年10月,郑州市第一批交通协管员正式上岗执勤,配合交警维护交通秩序。

他们曾经是下岗职工,如今又走上了新的岗位。

多年来,他们奋战在道路交通管理第一线,冒酷暑、战严寒,酸甜苦辣点滴在心头。同时,他们也见证着市民交通意识的提高。

最怕别人不理解

昨日下午3点,中原路与嵩山路交叉口。记者手拿小旗,模仿着协管员刘芳的动作,眼看东西向的红灯亮起,记者立即站到停止线前,示意自行车停车等候。一位女子把车停在停止线外,无论记者怎么劝说其退后,该女子始终装作没有听见。一直等绿灯亮了,她终于开口,“变灯了,我可以走了吧?”看到远远驶来一辆电动自行车,车上一名男子带着女友,记者和刘芳上前示意女子下车,但男子瞅准了空当,加速从记者身边冲了过去。一个多小时的体验下来,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口干舌燥,一个红灯至少要说20次“请停在线后,谢谢”。

随后,记者又来到嵩山路棉纺路口,正在站岗的协管员张广萍告诉我们,日晒雨淋不算什么,他们最怕的就是行人不理解。她苦口婆心劝行人别闯红灯时,多次遭受白眼。

从犹豫到坚守

“交通协管”,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简单。刚入行,交通协管员就要接受系统的培训,培训内容大到基本法律法规和交通常识,小到站姿手势和衣着。正式上岗后不论刮风下雨,每天要站岗8个小时。一般每个十字路口有4名交通协管员,非交通高峰期轮流站岗,一站就是一个小时,上下班高峰期,则要4个人同时站岗。“哨子吹起来,旗子挥起来,手势伸出来,”中原路嵩山路十字路口的协管员聂晓东向记者做了简单介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刻也不能马虎。”

许多人刚做这一行时心里十分矛盾:不敢吹哨的、怕碰见熟人的、家人反对的……但随着对这一行业的了解以及工作的深入,大家的心态都渐渐放正了。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5年的汪春凤就是这样,现在的她雷厉风行,可她刚开始连哨子都不敢吹响。在同事和家人的鼓励下,她的胆子慢慢大起来。

交警的得力助手

对交警部门来说,交通协管员在交通安全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是交警的得力助手。交警二大队的一名交警表示,随着郑州交通的发展,光靠交警的力量来维持交通秩序明显不够,增聘交通协管员有效缓解了交警的压力。这名交警说:“平时交通协管员主要管理行人、非机动车,这样就给交警腾出精力处理主干道上交通堵塞、交通事故、机动车违规驾驶等问题。这样分工合作,交通状况明显改善。”

链 接

郑州市从2004年开始招收交通协管员,在许多市民看来,交通协管员的主要任务就是站在路口,阻止行人闯红灯。实际上,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赋予交通协管员的职能多达5项,分别是:配合交警在主要路口、路段协助执勤,维护道路交通秩序,管理非机动车和行人,担负我市5万孔道路交通隔离护栏的擦洗保洁维修校正工作。交通协管属于郑州市再就业工程的一部分,其用工条件是: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

聂师傅当交通协管员已经五年,虽然辛苦,但他毫无怨言。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