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上半年
GDP增12.2%
产业“聚变”为经济提速
我市多项措施
推进污染减排
县级公安局一把手
每月接访至少四次
举报客车交通违法最高奖500
wx110862
公告
公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产业“聚变”为经济提速
打造产城融合新高地

(上接第一版)产业的集聚,创造的不仅仅是数字财富,更重要的是对产业价值链的布阵,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锻造。

高新区投资20亿元的大学科技园一期项目顺利建成,签约入驻投资超亿元项目36个;巩义市积极推进集聚区企业战略重组,中孚实业与中国铝业、顺源铝业与永煤集团实现强强联合,年铝板带箔加工能力达到120万吨,成为亚洲最大的铝板带箔加工基地;登封市通过引进配套企业,高温元器件占全国同类产品市场的30%;中牟汽车工业园积极引进零部件配套产业拉长产业链,零部件企业占全市的70%……集聚区产业链条正在科学延伸,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如今,全市重点产业集聚区中经过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57户,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户数的76.5%。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及装备制造、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IT产业和超硬材料、航空港区电子信息及临空产业、马寨产业集聚区食品制造等特色产业集群已然形成。

创新模式铸就发展引擎

循着现代工业经济发展规律,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和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要求,我市将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坚持科学规划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整合提升。

我们可喜地看到,经开区突出“区域协同、资源互补、网络智城”特色,实现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四个结合”;巩义市对豫联产业集聚区、回郭镇产业集聚区和经济技术产业园进行规划整合,引导产业集中集聚发展;新郑市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和区域环评规划,“一个中心、三大板块、五个集聚区”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二七区对马寨食品工业园总体规划进行调整优化,使项目布局更加合理、基础设施规划更为科学。一批规模优势突出、功能定位明晰、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有力的产业集聚区“初长成”。

与此同时,我市已启动《郑州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1-2020年)》编制工作,将通过全市产业集聚区规划编制,进一步优化产业集聚区发展布局。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市逐步开展建立产业集聚区与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之间相应的档案信息,指导集聚区根据产业定位,有选择地进行对接,完善客商资源库;鼓励产业集聚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采取对重点产业集聚区上缴税收留成部分全部返还产业集聚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出台《关于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意见》、《郑州市创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实施意见》和《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对产业集聚区规划、产业发展、投入产出强度、节能环保、管理体制等予以明确,并给予政策资金支持。

在促项目开工上做文章。我市还建立了重点产业集聚区项目库,专人跟踪项目建设情况,坚持项目台账制度,及时研究和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保证了产业集聚区内一批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2006年以来,全市重点产业集聚区累计完成工业项目投入1089.4亿元。中科电子、中国保绿、中国船舶等一批批重大项目入驻重点产业集聚区,预示着一个无限美好的发展前景。

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最大中心城市,郑州这个龙头怎么舞,对建设中原经济区至关重要。领跑中原经济区建设,郑州找到的有效载体就是建设产业集聚区。

对此,市委、市政府思路清晰。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产业集聚区发展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整合—创新—提升”为主线,着力优化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突出城市与产业融合发展,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突出体制机制创新,突出节约集约发展,科学规划指导,提升产业支撑能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节能减排,把产业集聚区建成发展现代制造业的集中区、吸引投资创业的集聚区,机制改革的先导区和循环经济的示范区。

根据目标,到2011年年底,重点产业集聚区实现销售收入达到450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60%以上;培育18个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超200亿元的6个,超500亿元的1~2个。到2015年,国家级产业集聚区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省级产业集聚区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市级产业集聚区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

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使产业集聚区成为城市建设的新亮点、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郑州,正在朝此目标奋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