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同心同力建中原
同舟共济
中牟“三区”叠加优势引来投资潮
启动健身日 千人健步走
今日立秋 天气转凉
市领导调研二七区
从田头管到餐桌 让百姓安享口福
职工医保缴费标准调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从田头管到餐桌 让百姓安享口福
——迎接党代会成就回眸之农产品质量安全篇

本报记者 王思俊

8月初,海南省三亚市农业部门负责人一行十余人不远千里来到郑州,考察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应接不暇的考察团,我市农业部门每年接待40多批次。

今年3月,农业部在第一次对全国182个城市和计划单列市201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分别对14个蔬菜样品进行检测,郑州蔬菜质量安全合格率为100%,名列全国第一。

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农产品质量检测流通中心不断探索和创新,走出了一条立足本土、独具特色的“郑州模式”,受到全国各地的青睐和光顾。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抽检蔬菜73.7万批次、水果6.7万批次、水产品1.6万批次,检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9.74%、99.94%和99.84%。“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安全更加可靠,净化了农产品市场,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菜篮子安全。

不懈探索 让安全深入人心

民以食为天,安全最关键。2003年市政府把“启动农产品市场准入,发布农产品质检日报”列入向全市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2008年12月开始,每周二在《郑州日报》第五版显著位置公布《农产品质量安全报告》。2010年9月,与电视台联合开展“你买菜 我检测”大型公益活动,每周三次开出流动检测执法车抽检农产品基地、市场、超市、门店农产品,并为市民提供现场免费检测、现场答疑。

打造特色 让餐桌更加安全

走进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流通中心总监控室,偌大的电子显示屏,鼠标轻点,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一览无余。视频监控时时采集数据,即时检测结果,统计分析上传,令人耳目一新。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事关民生安全,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打造一流的检测监管信息网络平台。”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同德说。

郑州作为全国蔬菜枢纽性集散地,拥有15个大型批发市场、87个农贸市场和54个大型超市,平均每天流通近100个品种、700万公斤蔬菜。加强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至关重要。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四大班子领导多次深入市场、生产基地调研。市、县(市)区财政先后拨出8461万元专款用于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投资4671万元建成了9324平方米的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流通中心,配备了国内一流的检验检测仪器。日臻完善的“郑州模式”在全国推广。

为创新发展,积极培育品牌,以“质量、安全、卫生”为主题,围绕“检测、监管、监控”三条主线,立足“市场进入、市场交易、市场退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信息平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第一时间内掌控预定区域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及时对质量安全隐患的农产品进行追溯、拦截、通报,确保百姓健康消费。通过建立种植户(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及超市经营商户IC卡编码系统,增强溯源信息的有效性,做到“一卡在手,便知源头”。完善生产记录,实行包装标识和检验检测,离开基地的农产品标明生产者名称、地址、电话、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包装标识、检测结果等各类信息,条码随着产品走,全程监管和追溯,实现了涉农信息资源、服务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整合共享。

目前,全市建设完成了信息管理平台,建立了总监控中心和30个检测监控点,覆盖全市12个县(市)、区主要的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和配送中心,提高了检测监管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

破译密码 让百姓安全放心

“从郑州运出的蔬菜,覆盖了河南省周边数十个省区。蔬菜的抽样质量检测,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现着民生安全的理念。”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农产品质量检测流通中心主任符建伟告诉记者。 (下转第三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