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不讲卫生”的肯德基
被谁惯坏了
“公开招投标”中有多少猫腻
勾兑醋究竟勾兑的是什么
“捂起来”
只能让舆论更焦虑
网络时代: 成功捷径选择之道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网络时代: 成功捷径选择之道
草根成功路径选择 种种表现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受进入门槛、资源分配、阶层固化等因素制约,当代草根摆脱他们底层身份的路径愈来愈少。网络走红改变了一部分有才华平民草根的生活,但网络不应该成为平民草根走向成功的依赖途径,更多的人需要通过踏实工作和勇敢创业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由平民草根一夜之间变为明星富翁是很多人的梦想,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只要有勇气有魄力,这个梦想就不难实现。然而,在进入21世纪之后,知识经济、网络时代到来,“白手起家”的机会已经明显不如20世纪那样遍地都是,我们不得不为草根阶层担心:在当代社会阶层固化明显的前提之下,成功似乎会离平民草根越来越远。

拼搏或炒作:

草根成功路径选择

近些年草根阶层成功的路径无外乎两类:一类是走寻常路线,靠着自己的辛苦努力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然后借助合适的市场时机创业,实现利润翻倍,这类人比较沉默,很难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创业者一直在践行着“天道酬勤”这句古训,他们思维活跃、善于创新、行动果断、百折不挠、能很快地接受新鲜事物,而且大多数人有着技术工作经验,例如百度总裁李彦宏,创业之前在技术岗位上甚至做出了重大发明。

相比较于创业者,借助于网络一夜走红的草根明星其经历更为符合“传奇”的要义,也更体现了网络时代的特点。例如“旭日阳刚”、“芙蓉姐姐”、“奥巴马女郎”等网络名人,他们通过走红网络而名利双收。试想,在“旭日阳刚”组合走红之初,其演唱视频获得了几十万次的网络转载,大量的媒体记者进行跟踪报道,还有什么样的新闻能达到这样的传播效果?

草根出身的明星大量出现无疑预示着中国泛娱乐时代的来临,这些草根明星大多富有才华,善于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抓住机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网络走红的草根明星,大多摆脱不了“炒作”或者“被炒作”的嫌疑。毫无疑问,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使得信息成本迅速下降,而平民草根作为理性人,面对极低的成本之下可能获得的极高收益,都会有“炒作”的激励与冲动,况且在网络受众之中,的确存在着由大量怀有猎奇或窥私心理之人构成的庞大需求市场。其实,类似炒作以期获取名利与成功的例子自古就有,并非今人首创。姜子牙直钩钓鱼,陈子昂闹市摔琴,唐代卢臧为求入朝为官而故意隐居终南山。古人为何这般?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千里马和伯乐之间缺乏顺畅的沟通渠道,或者用经济学的语言:人才市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网络媒体的炒作放大了信息传递的增益效应。由于媒体与受众之间信息不对称,该种条件下的信息传递极易造成信息扭曲,这就导致很多网络草根红人昙花一现后迅速沉寂、很多草根事件事后被证明是虚假的。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既然知道一些网络事件是虚假的,为什么那么多媒体(甚至包括知名媒体)会采用这一新闻素材?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不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吗?答案在于媒体也符合理性经济人假设,在这个浮躁逐利的时代,新闻真实或许并不是媒体的终极目标,而点击量、发行量、收视率才是。

如此看来,网络实在是一把双刃剑,媒体炒作也有智慧和愚蠢、高雅和低俗之分。对于部分有着真才实学、良好动机的平民草根来说,通过网络走向成功不失为一种捷径,这也为国人所易于接受,相信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西单女孩”的坚强与乐观。但是,作为草根平民的大部分,还是应该理性选择自己的成功之路,网络毕竟只能造就相对少数的成功者,何况当前民众对于网络的信息信任度正在下降。对于草根平民的更多人来说,需要的是脚踏实地地工作与坚韧不屈地创业,网络炒作是应该被摒弃的行为。

阶层固化下的草根崛起

诚然,社会学家所说的阶层固化,已经在现实中出现。或者说,中国社会的创富机会,已经向富裕阶层集中,具体表现为富者愈富,贫苦草根的代际遗传。这一现象的出现,大致有三个原因:一是当代现实中的社会资本全能性,财富、权利、教育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相互转化,垄断了过多优质资源,导致平民草根无法分享;二是当代创富的资本门槛、知识门槛很高,只有极少数人才有机会进入市场;三是阶级之间的互不流动,阶层内部的认同趋向明显,成功人士和平民草根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隔阂。

草根们必须摆正心态去面对这一现实。之所以强调正确理解成功和摆正自身心态,是因为心灵建设对于当前社会草根阶层确有必要。对于那些几乎失去上升机会的草根民众而言,其负面情绪强烈。近些年,青年人因压力过大而自杀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无不暴露出我国社会的急功近利和心灵脆弱。古罗马皇帝奥勒留在《沉思录》中劝诫:一个只把握那么少的东西却过着宁静生活的人,会像神一样地存在。日本名流福泽谕吉也认为一个民族的崛起始于心灵的改变,政治制度和经济增长只是其次。

对于渴望成功的平民草根而言,一方面,不应该因畏惧困难而放弃创业。年轻人更应心存希望与梦想,创业的难度增加并不意味着创业已然不可行,当代80后创业成功的案例不胜枚举。另一方面,对于成功,社会需要新的解读。对于网络时代的成功,不应再以单纯的定额的物质标准来衡量。过分追逐名利是社会整体浮躁的体现,草根阶层如果将成功与名利直接挂钩有百害而无一益。可喜的是,很多当代年轻人已经接受了新的成功标准,他们不再为名利的巨大包袱所累,认为成功可以是平凡的,能够享受自己富有个性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草根创业的风光不再并不意味着平民草根的世界末日到来,如若摆正心态正确看待网络的影响,学会控制欲望与审视灵魂,让内心变得强大,相信草根们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踏实工作,走向自己梦想的成功之境——那将是一片完完全全自身专属的精彩天地。

当今病态的成功观的

种种表现

从1978年以来30多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最近20年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实践,使中国社会从当年的物质匮乏、人民普遍贫穷的不良状态,转换为社会物质丰富、人民逐渐富裕的良性状态。但无需讳言的是,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也日益呈现,一切向钱看的价值取向颇有市场,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逐渐流行开来,行为失范,理想失落,成为我们社会的病态症状。幻想一夜成名、一朝暴富的浮躁心态和功利取向,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抵制和矫正,反而在不良氛围和恶俗媒体的误导下,成为常态。当年的金钱万恶,现在成了金钱万能!真可谓物本高扬,人本失落。于是,人生价值何在?成功应当如何理解?居然成了需要重新反思、重新定位甚至重新定义的严峻问题!

其实,什么是成功,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更不是玄学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是当下即是的实践问题。在有的人看来,发大财、出大名、开名车、住豪宅,是成功;在有的人看来,掌大权、握大钱,是成功;在有的人看来,领导信任、同事关系协调、家庭和睦、身体健康、是成功;在有的人看来老老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身心两安,是成功。

而在浮躁的社会风气下 ,在诸多负面价值理念的误导下,特别是在不良媒体的蛊惑下,“成功”的内涵被歪曲,“成功”的标志被篡改。赚快钱,走捷径,成为某些人渴求的目标。因此,适应这种社会状况的各种各样的所谓“成功学”大行其道,泛滥成灾。  

中国式成功观的典范何处寻觅

为什么会是这样?理由千条万绪,归根结底一句话:为了名利,不择手段。从根本上讲,是畸形的成功观在作祟。一些人津津乐道于“市场经济是眼球经济”,是“出位”经济。因此,为了吸引眼球,为了搏出位,为了大把银子,罔顾礼义廉耻,丧失做人底线,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能够赚钱,只要能够出名(名可换钱),他决不对自己说不可能。相反,他要声嘶力竭地喊:我能!我能!我能能能!哪管负了天下人!

其实,生而有欲,人之常情。物质的、精神的、生理的,都很正常。问题是,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其具有道德礼义良知,能够以礼节情,以道制欲。“发乎情而止乎礼”,是自古以来的基本人伦规范。如果不顾社会规范,放纵个人私欲,人就成了物化的人,所谓成功云云,就不能落在实处,就成了一片浮云。

立德、立功、立言以成就“三不朽”的事业,是中国古代崇高的成功观。汉代司马迁父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实践,展现了古人成功观的人文光辉。北宋思想家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志向,承载着一代志士的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南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抱负,彰显的是民族大义和历史意识。这些,都已超越了个人利益的局限,国家民族、历史责任、时代担当,成为贯穿其中的价值主题,是中国式成功观的典范。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度是激励和衡量人们成功的名言佳句,但从现代公民社会公民意识的角度看,它作为励志的理念固然无可厚非,但也需要设定合理的边界,亦即首先应该当好士兵,忠于职守,不缺位,不越位,不要想入非非。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获得成功。否则,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安分守己,尽忠职守,是现代社会获得成功的基本价值准则。

正确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正确理解幸福人生的真谛,是获取成功的价值前提。身安,心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类平凡朴实但却颇为深刻的思想观念,应当成为衡量我们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在矫正畸形成功观的时候,在成功观被举世扭曲的时候,我们应当坚持正确的成功观,不抛弃、不放弃、不折腾;在争取成功的进程中,在漫漫人生路上,我们应当培育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三健);在面临诸多纷扰困惑、压力重重的时候,我们应当放开眼界,放下包袱,放松情绪(三放)。

总之,我们要追求成功,要不屈不挠,但同时我们要老老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我们既要尽力而为,更要量力而行,还要顺应自然。这样,我们的成功观就比较合乎当今社会的现实,比较符合价值理性,比较容易在实践中成功。 据《人民论坛杂志》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