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民生”着色绘新图
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
召开第三十次主任会议
我省增123名省级
学术技术带头人
京沙快速路加快进度
力保春节前竣工通车
文明交通
我先行
新闻战线开展活动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惠民工程铺就幸福路
企业向生态水系超标排污
辖区政府将被扣款千万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民生”着色绘新图
——河南大学附属郑州第一人民医院创新党建促发展纪实

红色七月,这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季节。

在党建实践活动月中,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求实求效,在短短的一个月里向党和人民提交了一份民生厚礼。

7月1日,在郑州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航空港区医院标准化120急救站正式开通,大量急救设备配置齐全,当天出诊19趟,航空港区医疗救援工作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7月7日,距离航空港区医院3公里的锦绣枣园小区门诊部正式开诊,富士康首批入驻的2.3万多名职工小病不出社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开诊首月,日门诊量达300多人次。

7月25日,航空港区医院为方便富士康企业招工,千方百计克服资金困难,快速成立的富士康招工体检中心正式运营,如今每周两次体检,每次近1000人,科学合理的流程和主动服务、高效服务深受企业好评。

更可喜的是,河南大学附属医院于7月6日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隆重揭牌,河南大学的领导看中的正是一院党委开拓创新、执着为民的大视野、大手笔、大气魄。如今,在郑东新区加快筹建的河南大学附属郑州第一人民医院商都医院即将开诊。

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近年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班子坚持“三真”服务理念,提高站位,站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高度,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医疗服务方式转变,树起民生为先这个导航标,引导党员干部放低身段,带着感情,带着激情,到群众中去,到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去,解民之忧,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以爱民之心求发展,以发展之实惠民生,构筑起以本部为龙头,以本部分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双翼的集团化发展新格局,绘就一幅倍增发展的新画卷,积极探索出一条民生党建聚合力,以公益促效益的医改新路子。

在短短6年里,一院规模和医疗技术实现质的飞跃,业务科室由12个快速发展到52个,床位由418张增至1560张,日住院病人由200多人增至1600多人,门诊量由不足400人次增至2600多人次,去年业务收入比5年前增长6.5倍,职工工资增长5.5倍。

党组织的蓬勃活力源自“人民为上”。

荣获全国优秀院长的裴国梁充满激情地说:“我们都是党和政府培养的,来自老百姓,服务老百姓,更应该对老百姓好。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就会把我们当亲人。将民生工作做实做细了,党建工作就有了基础,有了载体。”

发展为要

把为民办实事具体化

加快服务方式转变,关键在领导干部。

医院党委注重改变领导方式,坚持立足于学、立足于转、立足于做、立足于实,用发展成果检验学习,切实把省市领导“四个重在”和“三个提高”的重要精神贯彻落实到民生党建实践中,以实现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根本目的。

没有发展,何谈为民办实事!通过学习和解放思想,院党委一班人共同认识到,慢发展是庸人,贻误发展是罪人。要加快发展,必须着力破除“小郑州”思想,强化全局意识,以“大都市”的服务格局谋划;破除“小成就”思想,强化竞争意识,以“大作为”的要求部署;破除“小视角”思想,强化开放意识,以“大胸怀”的气魄合作;破除“小摊子”思想,强化统筹意识,以“大手笔”的举措强势推进。

一院党员干部那是怎样的一种大视野、大手笔、大作为!

院党委以责任为重,锐意创新,克难攻坚,围绕郑州都市区建设,近年来新建航海东路、二里岗、五洲社区等3家现代化大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一个电话片医到家”等活动,“片医负责制”深得群众好评。

片医就在你身边,健康伴随你我他。只要您需要,我们随时到。

这是航海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辖区11个社区9万多名居民的服务承诺。他们开展争创五星片区活动,结合创新社会管理活动,率先为社区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开办了市民学校,开设健康教育大课堂,建起了健康小屋,组织了高血压俱乐部和糖尿病俱乐部,为社区居民全方位开展优质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让广大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成为郑州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获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近年来卫生部和省市领导多次前来参观调研,对航海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创新服务模式给予高度评价。

卫生事业,亦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的“民生经济”。院党委突出重点谋全局,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民生大项目、大平台的龙头推动和引领作用,他们创新实践“三具两基一抓手”的精神,以民生为抓手,引导党员干部在解放思想中赶超,在抢抓机遇中突破,在转变方式中提升,在狠抓落实中跨越。

郑州航空港区,是连接欧亚经济的“桥头堡”,中西部地区第一个保税区,“富士康”、“统一”等一大批集团企业纷纷落户这里。航空港区规划人口120万,目前所辖42个行政村有8万多农民,仅富士康企业计划第一批入驻员工就达22万人。然而,原港区医院管理滞后,人才匮乏,设备简陋,无法满足港区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如何为港区人民提供良好公共卫生服务,成为政府服务、港区招商迫在眉睫的“要务”。

在郑州市卫生局大力支持下,一院领导班子以勇于担当的大气魄,向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提出了接管港区医院的意向,旨在充分发挥医疗资源优势,努力把港区人民的健康利益落实好、实现好、发展好,于是,一拍即合,与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便形成了一次默契的“实干互动”。 (下转第二版)

“民生”着色绘新图

——河南大学附属郑州第一人民医院创新党建促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杨彦鹏

走进中原名院名科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