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走近杨岭 阁
平陌村:坚持走集体主义道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走近杨岭 阁
杨岭臑阁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

月需

本报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张朝晖 文/图

上世纪80年代,杨金鼎曾当过8年登封县文化局局长,如今解甲归田,含饴弄孙,如闲云野鹤一般。8月1日一大早,杨金鼎忙不迭失敲开杨岭村“老社头”杨老康的家门,开门见山地说:杨岭臑阁已经被郑州市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正在审批,将来还要申请国家审批呢。这让80岁的杨岭老支书——杨老康有点措手不及,又喜出望外:“咱杨岭臑阁可是真有救了!”

登封市颍阳镇夏初称“纶国”,少康中兴时为“纶邑”。杨岭是颍阳镇的一个行政村,背靠紫云山,方圆10公里皆半山丘陵区。杨金鼎告诉记者,登封自古十年九旱,杨岭人为了祈求风调雨顺,渴望五谷丰登,每遇干旱天气,全村男女老少都要到紫云山下老龙洞内焚香祈雨,社火助兴。由此清康熙年间的“臑阁”便脱颖而出,声名远播。

龙颜不悦天难雨 从此杨岭无旱船

紫云山是嵩山少室山西部余脉。史料记载宋徽宗末年名道徐真人曾在紫云山前建有茅舍,常年居住。 紫云山下的老龙洞是杨岭百姓天旱祈雨的神洞。据《淮南子》、《山海经》记载:龙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是超自然的神灵。每年的农历二月二龙神抬头,龙颜大悦,利于万物,风调雨顺,造福人间。反之,龙王爷震怒,冷淡众生,降祸于人。1942年春夏大旱,杨岭村百姓扶老携幼背井离乡到陕西、甘肃等地逃荒。

清代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夏天,久旱不雨,赤地千里,庄稼枯死,村里的老人为了祈求龙王爷下雨,率众齐聚紫云山老龙洞,烟雾缭绕,顶礼膜拜,祈求龙王好生之德,体恤苍生,天降甘露。为了表达虔诚之心,老人们还特别邀请了邻村有名的文社旱船前来助兴。祈祷之后,滴雨未见,众乡亲莫名其妙。后来一位老人说:夜里龙王爷给我托梦了,说杨岭村地处高岗,常年缺水,如何行得船舶?玩旱船犯了忌讳,龙颜不悦,停止布雨。众人诚惶诚恐,从此杨岭村再无文社旱船。

铁匠突发奇想 杨岭臑阁诞生

3个月滴雨不见,井水干涸,嗷嗷待哺。老人们再次聚众,抬着供品和香纸到紫云山老龙洞祈雨。途经老龙潭,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出于好奇,捡起石头纷纷投掷潭中打水漂儿,突见乌云翻墨,霎时间狂风怒吼,飞沙走石,暴雨倾盆,中间还夹带着核桃大小的冰雹,众人落荒而逃。雨过天晴,旱情缓解,满地庄稼狼藉不堪。杨姓族长传话说:孩子们往老龙潭里乱扔石头,砸住了老龙角,龙王爷大怒,所以下了冰雹,降祸人间。村里老人商量,必须向龙王爷赔礼请罪。于是马上组织了规模宏大的民间社火,彩旗飘飘,锣鼓喧天,供品担担,香纸沓沓,人群似长龙,绵延几公里,浩浩荡荡,蔚为壮观。为了不让小孩再往龙潭扔石头,大人们都把小孩架在脖子上。当时村里有名的铁匠杨全生也参加了还愿队伍,他看到满身新装的大人们,肩上骑着身着花红柳绿的小孩,在泥泞的道路上,一颤一扭的前进,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不懂事的孩子还在大人的肩上相互逗打着玩。杨全生触景生情,突发奇想,如果能打一副铁架子,把小孩固定在大人肩上,大人不再用手扶孩子,想咋扭就咋扭,小孩在大人肩上扮成戏剧人物,大人小孩都进入了角色,扮成一个社火社不是更好吗?还愿归来,杨全生埋头研究,细心揣摩,多次摸索实验,杨岭臑阁横空出世。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以后世代相传,不断改进,越演越精。伊川县程村,颍阳镇庄王、刘寨,大冶镇垌头等县乡镇的能工巧匠纷纷打制臑阁铁架子,臑阁民间社火迅速传播到周边市县。改革开放以后,城乡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杨岭臑阁民间艺社犹如雨后春笋,发展势头迅猛。逢年过节,逢集遇会,邀请函雪片一般纷至沓来,目不暇接。杨岭村支部书记宋彦昌介绍说,杨岭臑阁曾先后被邀请到省会郑州、古都洛阳、偃师、伊川等地巡回表演。杨岭臑阁还应邀请参加登封铁路在伊川县半坡乡的开工典礼表演。参加了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开幕式表演,受到国内外嘉宾的普遍赞扬。并由原来的传统四路发展到九路,服装焕然一新,节目更精彩。1986年杨岭臑阁参加河南第二届艺术节,市民认为成年人头上顶的小孩是模具,不是真人,不少人上前摸手摸脚,还给孩子们塞糖块吃,以辨别真假。确信是真人后,纷纷和臑阁上的儿童合影留念。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以及美国、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电视台纷纷跟踪采访,使民间社火稀有的独特节目——杨岭臑阁誉满国内外。1942年逃荒落户到陕西、甘肃的杨姓族人,纷纷写信、拍电报、打电话给杨岭老家人说:“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了家乡的臑阁。我们指着电视画面告诉孩子们这就是老家的臑阁。臑阁勾起了我们浓浓的思乡情,老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历历在目,我们归心似箭,渴望早日回到家乡看看。”

少林寺前展风采 洋人叹为观止

“传承民俗,展演民艺,精彩喜庆,安全至上,虔诚崇拜,五谷丰登,民众欢迎,家家平安”是杨岭臑阁的宗旨,历时九代,本色不改。杨老康曾是杨岭村的支部书记,也是杨岭村的“老社头”。回想当年自己率领社团的情景,杨老康老夫聊发少年狂,举手投足,意气风发,“俗话说得好,宁领千军不领一社,其中酸甜苦辣,啥味都有。”因为村里穷,没钱买戏装,但是再穷不能不演臑阁,于是家家户户卖粮食、卖玉米和红薯干。杨老康怀揣乡亲们的活命钱来到郑州,买了戏装后一天竟找不到吃饭的地儿,嫌贵啊!因为买不起戏装,演员们装扮的五花八门,四不像,臑阁被观众说成了“丑故事”。杨老康介绍说,杨岭臑阁每年演出从正月初五开始,杨老康作为既是村支书又是“社头”发出“演出公告”:规定演出路线,集合地点,出发时间,社团纪律。在出社的前一天,杨老康带领全社演出人员全副武装,到杨氏祖庙先祭祖祭祀,鼓乐齐鸣,鞭炮齐放,有老艺人手执“令”旗,指挥按事先安排的演出场地进行表演。每年的正月十五,是祭神日。一大早,全体人员聚集在庙内,做好一切准备,社首清点无误后,演出队伍出发,赶到紫云山下的老龙洞、安阳宫、清泉寺、天爷庙等寺庙祭神演出,傍晚收兵。杨岭臑阁曾坐“南京嘠士(专业户的货车)到少林寺演出过,轰动中外游客,外国人都看傻眼了。

惨淡经营数十载 代表剧目《杨家将》

据杨岭臑阁第十代传承人杨超凡介绍,杨岭臑阁属于民间社火类(民间舞蹈),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是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信仰文化的结晶。也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族图腾的折射。“主要特征是以人与音乐(响乐)混合表演的一种民族古老的艺术形式,属于民间民俗社火系列。 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各负其责,规范全局。”杨超凡说,记者了解到,杨岭臑阁的表演形式为:一个成年人头顶一个4~8岁的小孩(男女不限),在大街或广场走“一”字队形、“2”字队形、“8”字队形,另外还走“0”字,交错走“人”字队形,同时,脚踩臑阁乐器鼓点,有时还用民间小调唱出勤劳百姓的心声。还可以根据表演人数的多少,增加表演路数。表演的传统节目有:《闹酒店》、《打店》、《桃仙洞》、《三娘教子》等,代表剧目是《杨家将》。杨超凡说:杨岭臑阁表演,因演出需求、岁时节令、传承表演者的多少不同,则有不同的内容和故事。表演时虽有固定程式套路,但表演者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特长,注入自己的表演风采,即兴加入生动的、生活化的夸张动作,释放艺术性感,愉悦观赏者。

杨超凡说:从当今保存的传统乐谱、鼓谱来看,有步步紧、满堂红、五锤锣、长鼓帽等地方特色外,亦吸收了其他地方“飘色”,抬阁的鼓谱,如盘鼓阁。这些欢快、热烈、喜庆的乐谱、鼓谱,具有嵩山地区道性音乐的特点,地方韵味很浓郁,而且杨岭臑阁是人背架表演的艺术形式。背架的架杆等器具既轻巧又结实,更耐用,确保表演时的安全。

“臑阁”、“闹歌”何曾闲 纷纷扰扰三百年

历来关于“臑阁”的称谓,有说叫“臑阁”,又说叫“闹歌”,也有说叫“闹阁”,迄今仍争论不休。鉴于甘肃称“高台”,新乡称“背妆”,有人建议杨岭臑阁称“背架”。登封方言中“臑”的意思是“用肩扛”,“阁”楼阁,故“臑阁”比较接近,相对合适。

就杨岭臑阁的产生和发展的意义,登封市文化馆梁海潮馆长说,杨岭臑阁是在农耕社会形成的,对研究我国农耕社会的生产发展以及民俗风情、农民意识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次,杨岭臑阁是中原民众神灵文化崇拜的表现,对研究中西古代神灵文化具有文化意义和价值,对研究古代神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及不可替代的价值。“它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民间社火,创造了新的表演艺术形式,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度尽劫波今犹在 雄关漫道话长征

杨岭臑阁在上世纪50年代及“文革”中受到了严重破坏,乐器丢失,戏装被烧,传承人受到迫害。1978年后,杨岭臑阁渐渐复苏并展现活力。近年来,由于受到现代化进程中强势文化的激烈冲击和经济一体化思潮的影响,老一代演员锐减,年轻一代追求经济效益,价值取向转变,原生态的杨岭臑阁出现保护和生存危机,古老的民间社火表演形式正在丧失。“如何采取有力的、可行的保护措施,使这一古老的并具有独特性的民间社火继续传承下来,既是当务之急,又任重道远。”登封市文化馆馆长梁海潮忧虑地说。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