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发现问题 反映问题 推动解决问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18个问题建议及落实情况
群众最关心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群众最关心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切实解决热点问题 建言献策热情高 上下联动督察力度大 办事效率有效提升

编者按:自2010年9月25日起,全市开展发现问题、反映问题、推动解决问题长效机制活动以来,各单位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逐渐形成了反映渠道畅通、交办督办迅速、解决落实有效、结果反馈及时的运行机制。经深入采访,本报特对18个问题及建议的背景及落实情况进行了详细采访。

本报讯(记者 陈思 王娟)为进一步推进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转变,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不足,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 我市于2010年9月25日开展了发现问题、反映问题、推动解决问题长效机制活动。一些基层单位和个人反映的民生问题得到了及时落实,一些基层单位难于协调的工作得到了合理解决,部分意见建议纳入了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全市形成了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反映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狠抓工作落实的良好局面。

自活动开展以来,各单位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逐渐形成了反映渠道通畅、交办督办迅速、解决落实有效、结果反馈及时的运行机制。

收集问题建议2593条

当前,我市开展发现和反映问题机制共有三个层面:一是市直各单位发现和反映的问题,每周上报一次;二是各城区发现和反映的问题,每月上报一次;三是中青年后备干部发现和反映的问题,每月上报一次。

今年上半年,市委督察室共收集各级各单位和中青年干部反映问题2593条,市委书记连维良等领导先后对426条问题建议作出批示。相关部门按照要求对问题进行逐一登记、交办、跟踪问效、反馈情况,建立台账;对部分基层反馈的情况进行整理、再呈报、再交办、再督察、再反馈,直至解决问题。

切实解决热点问题

在收集的各种问题中,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有近1300条,占收集问题的50%,涉及吃、住、行、医、教、农等方方面面。目前,这些问题95%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还有5%的问题在8月底前也将办结。

从反映问题类别看,集中在城市交通、市政管理、环境保护、“三农”、教育医疗、食品安全、干部教育培养、养老社保、社区管理等领域,占反映问题总量的70%以上。从组织情况来看,市直部门比较好的单位:市科协、市妇联、市工会、市统计局、市司法局、市文广新局、市物价局、市人社局、市委政研室、市建委、市计生委、市交通委;各城区比较好的单位:二七区、金水区。从整体运行情况看,涉及民生等重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各级干部能力素质得到提升,机关办事效率得到提高,全市发现问题、反映问题、推动解决问题的机制已初步形成。

建言献策热情高

活动开展中,绝大多数单位认为这是一个反映问题快、领导批示快、交办督办快、解决问题快的快捷高效的渠道,效果明显。

绝大部分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带头调研,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高,激发了基层发现和反映问题的热情,机关工作作风更加务实,机关办事效率更加高效,进一步推进了问题的快速解决。

上下联动督察力度大

各县(市)区逐步建立完善了发现问题、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联动机制,注意力向排查发现问题聚焦,向反映问题上聚拢,工作着力点向解决问题、抓好落实上凝聚,有力地推进了各级各单位督察工作的落实。主要体现在组织机构不断健全,活动程序更加规范;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活动质量明显提高;奖惩激励措施不断出台,活动开展富有活力。通过发现、反映和解决问题,一些部门职责不清,职能交叉的现象得到了很好界定,解决了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的问题。

办事效率有效提升

据统计,今年1~6月,有35条意见建议纳入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有20余条问题列为市委、市政府询问事项,209条反映问题列为市委督察室跟踪督办事项,已办结195件、在办14件。

通过这些问题的督办落实,使一些多年没有解决的问题得到及时处理,个别市直单位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得以协调解决,一些“症结”得到有效化解。

为把活动向纵深推进,市委督察室对各城区、市直单位和中青年干部上半年发现和反映的问题进行了统计和排名,整理列举了18个较为典型的问题。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