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放大优势 科技兴院惠民生
虽进末伏 “热”情不减
确保安全文明和谐搬迁
确保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和谐发展谱新篇
政府效能提升促都市区建设提速
惠风和畅
莫桑比克总统访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优势 科技兴院惠民生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大专科强综合创新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杨彦鹏

实力决定魅力。

盛夏时节,记者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采访归来,心头总也挥之不去的是,这家深受百姓信赖的医院那实干为民的生动场景和倍增发展的好趋势、好态势。

一看“实力”。

郑州市眼科医院、郑州市眼科研究所、河南省眼科转诊会诊中心、河南省儿童眼病诊疗研究中心、全国斜视弱视防治中心郑州分中心……二院以“中原眼科航母”姿态傲立眼科学科潮头。郑州市慈善医院、郑州市颅脑损伤救治中心、河南省医用高压氧培训基地、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控工程基地医院……64个富有特色的学科专业成为市级医院综合发展的典范。

二看“活力”。

在全省率先成立国家级首席医学专家工作站,全国唯一的眼科院士谢立信、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黎晓新、国内微创胃旁路手术第一人王存川博士、英国胎儿基金会中国区产前诊断专家李玮璟博士等12名全国知名专家入驻二院。

与温州医学院眼视光中心合作成立“眼内镜诊治中心”、“高度近视治疗中心”;与北京天坛医院、天津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脑肿瘤、脑创伤合作中心;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合作成立肛肠盆底诊疗中心;与暨南大学华侨医院合作成立“糖尿病微创手术中心”、“产前诊断中心”。借智创优,大手笔运作,有效促进医院技术创新、科学研究、人才交流,诊疗技术实现新的飞跃。

三看“魅力”。

信任度更高。卫生部“健康快车”项目首次进入郑州。这一由香港同胞捐资发起,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共同赞助的卫生部大型公益项目,由市卫生局与二院承办,自7月份启动,时用三个月将为1500名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卫生部领导看中的正是二院眼科强大的技术力量。

知名度更大。近年来,二院成功举办“全国眼科诊疗新技术研讨会”、“全国儿童斜弱视防治学术会议”、“第三届全国眼科诊疗技术新进展学术会”,面对二院开拓出的倍增发展新局面,与会专家无不为之赞叹。

4年前,以郑州市急救中心和眼科而知名的二院,从闹市区搬迁至航海路,又恰遇急救中心分流到各医疗机构,生存和发展一度陷入困境。然而在短短4年里,二院克难攻坚,突破瓶颈,却奇迹般的异军突起,病区总数由搬迁前的11个增至27个,床位总数由300余张增至800张,成为省会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医院。

二院倍增发展的奥秘是什么?

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

正值乔迁新址、百废待兴的新时期,院长李生建带领党委班子站在服务郑州都市区建设的高度,审时度势,准确定位,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加快学科建设,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思路变为部署,把观点变为现实,实现一年一大步、三年一大变,彰显出大专科的强势特色,实现综合医院建设的优质化、规模化、特色化。

如何创新,怎样创优?

面对四年巨变,这位荣获河南省优秀院长的李生建感慨万千:正是有了各级领导的关怀与帮助,正是有了一个坚实的领导班子团队,一个勤于奉献的中层干部团队,一个爱岗敬业的职工团队,二院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大视野 大专科 大作为

站在新起点,二院发展该如何“发力”?

眼科,是二院最具持续活力的经济增长极。早在10年前,二院眼科技术在中原就颇有名气。然而,在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省会郑州,眼科同业对手竞相发展,追兵距离越来越近。

院党委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组织党员干部跳出河南找标杆,赴北京、天津、西安等地考察学习,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汲取经验,科学制定了高扬眼科龙头的中长远期发展规划,迅速开展以“创新创优、提质提效”为主题的创业大行动,强力推进专科优化升级,打造省内一流、国内先进的眼科品牌。

如何转变方式?

借助平台,用足优势,创新技术,彰显特色。

一是人才带动强化“内生力”。

主任医师陈鹏,是国际白内障医师学会委员、郑州市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河南省眼科界享有极高盛誉,创下郑州市眼科界数个第一。他带领科室人员连续完成81台白内障复明手术;为出生仅30余天的婴儿和108岁老人行白内障手术,创造了郑州市白内障手术年龄最小和最大的纪录;他一年近3000例白内障复明手术,复明率高达100﹪,无论手术例数还是手术质量,均居郑州市医院之首。他主动打破“授医不传术”的行规,将自己的医术倾囊相授。

站在事业巅峰,他更加欣慰的不是自己独自领跑,而是一支人才创新团队正快速崛起。如今,陈鹏白内障专家团队、王瑞峰眼底病专家团队、王素萍小儿眼科专家团队、袁军眼整形专家团队、周江莉泪道病专家团队、孔宇眼眶病眼肿瘤专家团队、陈梦平、荆文涛眼底病内科专家团队、帖彪视光学专家团队、杜敏视功能专家团队、戴涛青光眼专家团队,构成十大眼科精英团队,成为二院眼科强大的“生力军”。

他们创新“专科专治、以特制胜”的眼科发展模式,实行“专病细分、专科统筹”的整体诊疗观,做细、做精、做强眼科学科,开展技术创新30多项。如今眼科由原来的1个病区快速发展到6个病区,年门诊量突破12万人次,手术突破6000例。

(下转第二版)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