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杭州“公车改革”模式值得借鉴
怎么会有
街头犯罪这样的罪名
“鸭肉变羊肉”
魔法还要演多久
这种
“演出”该结束了
多次批评科研制度的
院士候选人缘何出局
王勇平们
不得不直面的制度困境
“零收费”政府
离我们还有多远
公开透明重在对接社会需求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杭州“公车改革”模式值得借鉴

7月29日,随着最后一批公车统一驶向位于钱江新城的市级机关公务用车服务中心,自2009年5月启动的杭州市级机关公车改革终于完成。除公检法系统和市政府三个驻外办事处暂不实施车改外,杭州全市87家市级机关共有800辆公车参加改革,这意味着杭州所有的市管干部不论级别高低、官职大小都不再配备公车。(8月17日《人民日报》)

说起“公车改革”,这些年来很多地方都在探索和尝试,也涌现出了不少的公车改革的“版本”:有的是把公车折价后低价卖给了领导个人;有的把公车收缴上来统一集中管理,继续供领导使用;还有的按照干部的职级制定补贴标准,每月发钱了事等等。

其实,公车改革无论怎么改,都回避不了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干部的“利益”问题。这些年公车改革迟迟没有多大进展和见到成效,也在于缺少可行性的标准,特别是每个人的“补贴”究竟发放多少合适,以及怎么发放补贴的问题,一直以来就困扰着公车改革方案的制定者和最终的决策者。那么,公车改革怎么“改”才最有价值?怎样“改”才最能为当事人及公众所接受?我们不妨来看看杭州市创立的公车改革模式。

据报道,针对公车取消后的补贴问题,杭州公车改革办法规定,“一般市级机关的车贴标准分为9个档次,上限为每人每月2600元,下限为每人每月300元”。但是这个补贴使用范围是受到一定“限制”的,并不是像工资、奖金那样,可以随意支配。比如,车贴直接打入市民卡里,除了可以在公交车、出租车、市公车服务中心、加油站、车辆年检、车辆保险等与公务交通相关事项上支出外,不能取现,也不能在其他商场、超市等地方消费。

从杭州制定的公车改革的补贴政策来看,属于“专款专用”。即每个干部得到的车补,只能用于与交通有关的事项。比如,在公交车、出租车、市公车服务中心、加油站、车辆年检、车辆保险等与公务交通相关事项上支出外,不能取现,也不能在其他商场、超市等地方消费,这就很好地解决了“补贴”成为福利的问题,也有利于社会的监督。同时,推行公车改革,也强化了公务员的平民意识,转变了机关作风。比如,一位副局长给记者举了个例子,他说:前两天家里的宽带费该交了,往常肯定是让司机去交,现在只能自己趁午休到办事大厅排队去。公车改革不仅实现了廉洁高效,而且也使领导干部转变了观念和作风。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央国家机关及部分省市先后公开了“三公”经费,其中公车使用经费庞大,已经引发公众的微词,要求尽快推行公车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看来,公车改革已是“箭在弦上”,不能再“一拖再拖”,没有下文了。笔者以为,杭州公车改革可以说迈出了积极的一步,并为全国各地公车改革树立了榜样,也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和参考的范本。笔者希望各地能够以此为“样板”,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尽快拿出自己的公车改革方案,让公车改革的热潮在全国“热”起来、兴起来。

心 萍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