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杭州“公车改革”模式值得借鉴
怎么会有
街头犯罪这样的罪名
“鸭肉变羊肉”
魔法还要演多久
这种
“演出”该结束了
多次批评科研制度的
院士候选人缘何出局
王勇平们
不得不直面的制度困境
“零收费”政府
离我们还有多远
公开透明重在对接社会需求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多次批评科研制度的
院士候选人缘何出局

多次批评科研制度的

院士候选人缘何出局

17日,中国科学院通过媒体公布了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此前呼声颇高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的出局,意外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饶毅是海内外知名的神经科学家,回国前已经成就斐然,在美国学界也颇负盛名。与同期归国的其他几位优秀科学家不同,他是喜欢在媒体上讲话的知识分子,也是当年在国外著名学术刊物上撰文批评中国科研制度的作者之一,平常也喜欢在网络上撰文评议中国科学界的问题。

按理说,从最初314人的有效候选人锐减为145人,淘汰过半,某一个人的出局实在正常不过。但17日一大早,一家知名科学网站上“饶毅出局”的消息迅速扩散,为其“鸣不平”的博客文章甚至占据了网站首页显著位置。饶毅本人“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博文一上午点击量就逼近两万次,这是历次院士增选中罕见的现象。

院士评选有严格的学术标准和规范的程序,饶毅被淘汰,或许是因为其条件尚不“达标”。但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人们总会怀疑“意外”的背后,一定有着某种不可明说的原因?

院士论文抄袭、科研经费分配不公、项目评审不够公开透明……应该说,正是由于中国科学界近年来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才让公众有了猜想的空间和理由。

应该说,公众的质疑远远超出了饶毅落选本身,人们更关注的或许是何时可在制度透明、规则明确的环境里轻松地生活。

一个有公信的科学界,才能让公众期待它的创造力。一个有公信的社会,才能让公众对未来有信心。不知这场耐人寻味的讨论,能否促成一些改变? 显 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