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社区故事
发信函听建议
帮企业解难事
开展关爱
计生家庭行动
农机田间大比拼
图片新闻
让孩子在国画中徜徉
区街动态
金水加大社会救助辐射半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管城区
区街动态

开办少儿艺术公益培训班

本报讯(记者 赵顺利 通讯员 康昊增)充满深情的合唱、热烈火爆的舞蹈……8月19日,管城区200多名“暑期少儿艺术公益培训班”小朋友的汇报演出引来阵阵掌声。

据悉,为了丰富辖区少儿暑期生活,管城回族区文化馆开办了为期两个月的“暑期少儿艺术公益培训班”,该班共培训拉丁舞、声乐、小主持人等3个专业。200余名小朋友经过18期36个课时的学习于8月19日圆满结束,为展示教学成果,区文化馆举办了“暑期少儿艺术公益培训班”汇报演出。全体培训学员参加表演的9个节目精彩纷呈,此次演出不仅请来了参加学习的学员家长,也邀请到了辖区热爱文艺的群众和小朋友,为“暑期少儿艺术公益培训班”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本报讯(记者 杨学栋 通讯员 陈敏)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今年来,中原区民政部门积极打造“贴心民政”服务品牌。

“贴心民政”,就是以“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为宗旨,以事前主动服务、事中温馨服务、事后追踪服务为要求,以困有所济、居有所乐、优有所抚、孤有所助、求有所应为目标,解困难百姓之所急,救困难百姓之所难。

中原区开创了“四抓、七规范”民政新模式。四抓,即抓班子、抓机制、抓学习、抓服务;七规范,即规范时间、规范程序、规范管理、规范内容、规范监督、规范反馈、规范档案,让“贴心民政”品牌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品牌效应逐步扩大。

中原区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基层,走访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了解他们现行的服务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目前,中原区共为45名孤寡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为12名百岁老人发放生活补贴1.52万元。

中原区

打造“贴心民政” 服务品牌

紫南办事处

200万元给力创文

本报讯(记者 赵顺利 通讯员 魏玉霞 滑景丽)围绕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管城区紫南街道办事处在基础设施建设、卫生环境治理和加强宣传氛围上投入200万余元,提升了城市文明水平。

截至目前,街道办综合性多功能文化站已建成投入使用,每天都有居民来借阅图书,或排演节目。面积接近3平方公里的南五里堡村城中村改造工地外围拉起了围墙,刷写了创文明城标语。据统计,紫南制作的文明墙、标语条幅、巨型宣传版画、小区宣传栏、楼道宣传画等,平铺开面积近2平方公里。为调动市民积极参与的热情,街道办把加强市民学习、休闲等环境的建设与整治放在优先位置,建设好市民服务中心和社区文化站,促进市民之间的情感沟通,营造温暖、友爱的亲情氛围。

本报讯 (记者 聂春洁 通讯员 陈静洲)“市人力资源中心不仅帮我们找工作,还对我们进行维权培训,真是意想不到的感动。”刚找到工作的李志伟特意上网留言,对市人力资源中心的周到服务表示感谢。据了解,自从二七区淮河路办事处开展“窗口展形象,创文我先行”活动以来,各窗口行业纷纷通过拓展服务来展示自身形象。

为响应创文活动要求,市人力资源中心率先开动脑筋,在帮务工人员介绍岗位之余,还专门开展免费维权培训。同时,该中心还专门印制了业务常识指导手册发放给前来求职的市民,并在服务大厅休息处摆放了印有创建文明城市宣传标语的折扇。据了解,淮河路办事处其他窗口单位也不甘落后,每个窗口行业都设立志愿者服务岗,为前来办事的人员提供贴身服务。

淮河路办事处

小窗口提供大服务

本报讯(记者 栾月琳 通讯员 王瑞萍)“上尊老,下爱幼,敬师长,孝父母;父母言,要听从,父母心,要体谅……”这是城东路办事处附近一小区楼院门口创建文明城市宣传栏的内容,落款是博爱眼科医院。像这样的宣传栏在城东路街道辖区随处可见。

在城东路街道辖区,正掀起着一股“赛服务、比奉献、文明新风进万家”热潮。辖区各公共单位、窗口行业纷纷行动,投入到创文工作中。位于郑汴路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先响应,不仅建立了管城区唯一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站,还组织片医走街串巷义诊20余次。解放军电子技术学院与电院社区签订创文共建资源共享协议,居民可到学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阅览图书、查阅资料,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截至目前,辖区已有11家公共单位拿出了具体方案,有提供公共停车位的,有义务为居民修理电脑、开展微机知识培训的,有的组织员工走上街头担任文明志愿者,一道道文明风景线正在城东路辖区悄然形成。

城东路办事处

公共单位服务文明建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