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名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战火之外
情 书
吴承恩的中药诗
晴天丽水映峰青
落差的魅力
《那时年少》
初雪
参 军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战火之外

这个谜一直在我心里很久未解,直到我踏上了阿拉伯国家的领土,来到了盛产椰枣和石油的国家——利比亚,和枣椰树来了一个亲密接触之后方才找到答案。

初见枣椰树

枣椰树,近似于我们国内南方的棕榈树,也有人说是像铁树。每年的6月份结果,经过7、8 月份两个月太阳的洗礼,由起初的绿色,转为粉色,然后是土黄色,到了9 月份,终于迎来了它金黄色的成熟期。我出国时碰巧是10 月,每年的这个季节,就是椰枣成熟采摘的时期。只看到班加西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的庭院里都透出了枣椰树挺拔的身姿,大大的树冠上沉甸甸地挂满了一串串金黄的椰枣,用一个颇为俗套但绝对生动的比喻来形容就是:远远望去,一串串黄玉玛瑙竞相争艳。可惜我当时初来乍到,尚不知道这些美丽的树木就是枣椰树,还以为是国内南方才有的铁树,还感叹班加西是一个铁树之城,街头路边随处可见它的踪影。好几次怀抱“铁树”照相,寄给国内的妈妈看时都在旁边附上解释——这里的气候真是好,你看这里的铁树都结果了。

还是在地中海边游泳的一次经历,让我彻底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10月的班加西气候宜人,我和同事们一起去海边郊游,碰巧海滨附近有一个很大的果园,里面种满了被我冠之以“铁树”的枣椰树。和所有的阿拉伯人一样,园主人热情好客,邀请我们去他的果园里采摘果实。和他几番对话下来,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此“铁树”非国内之彼铁树,而是一直被我剥夺名誉的枣椰树。和街头巷尾装饰用的枣椰树不同,果园里的枣椰树又高又大,伸手不可够到,非得脚踏长梯才能摘得果实。园主亲自爬树打下了好多椰枣,取其中乌黑发亮的送给我们。原来金黄色的椰枣已经成熟,但要等到继续日晒直至变黑才是上品。这样的椰枣才甜,吃起来才有口感!

望着园主递来的满满一编织袋椰枣,大学时品尝椰枣的那一幕再次浮现在我的脑海,我不再怀疑阿拉伯人民对我们中国人民的友情,那是上等的阿拉伯椰枣啊。可惜,我怀疑自己的小胃,时隔几年,是否还像大一时一样经不起阿拉伯椰枣的甜蜜“冲击”。

还是多亏了我的利比亚朋友们。中国人讲究远亲不如近邻,这袋子价格不菲的礼物让我分送给了公司所在街区的邻居们,接受者一个个笑逐颜开,感谢的话说个不停。我拎着大麻袋装着椰枣而去,又扛着大麻袋塞着甜点、水果等满载而归。

阿拉伯人的最爱

阿拉伯人对椰枣的喜爱程度达到了痴迷的地步。它是先知喜爱的食物之一,在《古兰经》中椰枣和枣椰树的名字出现过整整21 次;它还是阿拉伯人民斋月的大众食品,没有它绝不是正宗的开斋饭。蒙昧时代阿拉伯的游牧民,许多时候唯一的固体食物只有“两黑”,即椰枣与骆驼肉。甚至还把椰枣压成“枣砖”,再将其雕刻成神像,顶礼膜拜。

古埃及人在计算财富的时候,以自家园中有多少棵枣椰树和无花果树来衡量。阿拉伯地区传说安拉创造阿丹(亚当)之后,用剩下的泥土造了枣椰树。枣椰树之间彼此关系亲密,如果死去一棵,身旁的“情侣”会因为忧伤而不再结果或枯死。阿拉伯文人们称枣椰树为“沙漠中的新娘”,给枣椰树赋予如高大、正直、坚定、慷慨、无私奉献等许多美德,几乎包含了汉语中梅兰竹菊的全部象征意义。阿拉伯诗句中甚至有“要学枣椰树,高大不记仇。投之以卵石,报之以佳果”这样的佳句。

那么,我不禁要问,这样的热爱究竟来源于哪里,阿拉伯人是凭借什么样的缘由对椰枣和枣椰树有着如此浓厚的感情呢?

椰枣的价值所在

宗教方面的原因是不可否认的,《古兰经》在谈到椰枣和枣椰树时,把它描绘成天堂里的植物,形容为阿拉伯人的妈妈、姑妈或姨妈。在圣训里谈到椰枣的次数就更多,其中还有“每天早晨吃七个压制后的椰枣,一整天都不会中邪毒”的说法。据说当年伊斯兰先知就是以椰枣和牛奶作为一天的开斋饭的,所以椰枣是阿拉伯人开斋时最常食用的甜品。

椰枣的营养成分不亚于肉类,而且含量适中,多食亦无副作用。它的糖分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容易消化吸收,不像脂肪和淀粉那样,在肠胃里经过复杂的化学分解后才能被吸收。沙漠居民喜食椰枣,所以他们大都身强体壮,精力充沛,很少生病。因为糖分容易吸收,所以穆斯林斋月的晚餐总是从椰枣开始,它可以使休息了一整天的肠胃渐渐进入状态。虽然在我们看来这些椰枣甜得太过,但它的甜却甜得有道理,有底气。正是如此高的糖分才使得椰枣享有“营养之王”的美誉,成为沙漠牧民的最爱。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