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修身老课本》
谱牒记
七色秋
祖国风景美如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谱牒记

胡竹峰

夜间整理书橱,看见本家谱,它静静地躺在柜脚里,好久没有翻动过的模样。

用手拂去封面的灰尘,轻轻打开,一个个陌生的名字标注在书页上,感觉恍如走进了另外一个世界。距离是时间造成的,隔着层纸,那些鲜活的生命变成了简单的符号,冷冰冰地在眼前静默。泛黄的纸张已变得有些焦脆,我小心翼翼地翻阅着,触手一股霉味扑鼻而来,仿佛跌进了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没有一丝灯火,没有一点声音,只有纷纷扰扰的人名如同大树上悬挂的细果,芜杂而凌乱,让人很难一下子将这些大号黑体字和人的生命连在一起,因为文字是那般简略,多不过数行,少仅仅几字,寥寥间就交代了一个人在世间的所有岁月。在初冬阒然微寒的夜晚,在温暖明亮的白炽灯下,家谱竟然散发出一股腐朽与死亡的气息,字里行间充盈着衰落与血肉生命的消长。

我屏住呼吸,凝视着那些退隐在文字上的人生。他们不是我的祖先就是族人,如今都安静地匍匐在书册里,做着一个永远不会醒来的冷梦,生命真是暂时的,或许只有死亡才能永恒吧。当一个肉体诞生后,基本上他的名字都能进入家谱。等他寂灭了呢?他的灵魂是不是还要飞进祠堂?抑或黏附在家谱的字里行间,等待着下一场生命的轮回?

这是永远也没有答案的追问。外面的风吹打着窗户,发出呜呜的响声,无孔不入的风尖锐地穿过狭小的缝隙,溜进室内。房间从容地接受着这些不速之客的侵略,就像家谱不动声色地等待我指间的摩挲,它们皆淡定得像个艺术大师。

人世的繁华悠悠流走,生命的本质缓缓延续,但所有的一切,终究还是要回归到家谱中。一个有名字的人,就是这个姓族放逐的勇士,他在尘世的森林中跋涉,终点却是家谱的纸页,他们为家谱添加厚重的页码,为后人提供精彩的谈资。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家谱也是一幅神奇的图画,它可以还原先辈的历史,告诉后人那些遥远的岁月曾经发生过的往事。而且它又是包容的,不会嫌弃身份的卑微,不会拒绝生命的渺小,只要是一个姓下的,只要你没有大逆不道,不欺师灭祖,谁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然而我终究还是无法参透家谱所蕴藏的厚重与分量,更无法想象往昔的日常生活,毕竟它太简单了,千篇一律、枯燥乏味地交代着一个个生命的诞生与终结。在这里,只有身世显赫的人才有资格得到更多文字的表述,甚至还有画像供人敬仰。不过这些依然平白而干巴,且未必真实,但却是一个家族所有后人引以为荣的资本。

漫长的历史之河,层层尘土在光阴的路上簇簇飞扬。一个个肉体寂灭了,一面面鲜活的笑容也消失在生命的尽头,那就留下他们的姓名,记清楚最后的归宿吧,这样我们才不会迷失在生命的更迭中。虽然家谱记载的不过是一个氏族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碎片,但正是那些零乱的片段,让我们知道了生命的源头,也看到了一代代人沉重而义无反顾的身影。

程子说:“家法坏,谱牒尚有遗风,谱牒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除了潜意识里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的观念之外,也可以解释为人类自身一种追本逐源的本能吧。

读家谱,我读出人生苦短,也读出世态炎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