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中原楼市封面 上一版3  4下一版
西南 崛起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西南 崛起

本期特别策划

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文良

平生爱秋,枫叶流丹,黄花散金,天空湛蓝,湖水澄碧,硕果满枝,大地如锦。上大学时,捧读郁达夫的《迟桂花》,书中描写的不与百花争艳、深秋时节开在山涧而香远溢清的迟开的桂花,香透纸背,馨香萦绕。

秋,没有春的明艳,夏的浓烈,冬的醇厚,但是相比于春、夏、冬三季,秋是明澈的,秋是淡远的,秋是悠游的,秋是丰硕的,她炽而不烈,明而不媚,清而不冷,淡而不浅,是一种“淡极始知花更艳”的丰盈,是一种“豪华落尽见真醇”的纯净,正可谓“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如果将我们生活的城市郑州的东、西、南、北四个区域,比之于一年四季,就算穿凿附会一回,东区特别是郑东新区自然首当其“春”,日出东方红胜火,春来湖水绿如蓝。如果拿春花来作比,或为梨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盛开在如意湖畔的林立高楼,如同“一朵一朵的娉婷,一树一树的繁花”,绽放在郑东的“人间四月天”。北区,姑且比作“夏”吧,当城市从北环变成北三环一直“北伐”到沿黄生态绿色走廊,北区的疯长如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如果拿花来作比,或为荷花,惠济的荷塘月色,让市民像鱼儿一样守候皎白月光;西区呢,老郑州人眼中的郑州行政中心、工业基地、教育中心,市民心目中的“城市西贵”,却因城市的“北移东扩”,一度美人迟暮,芳华不再,一种“被抛弃”、“被遗忘”的冬意挥之不去,但是随着城市东、西两翼比翼齐飞,郑西新城和宜居健康城、宜居职教城的新组团规划,西区再度崛起。若拿花来作比,西区或为“腊梅”。经过越冬洗礼的西区,虽然叶子落了,根还在,经过几场大雪,生命终会蓬勃发芽,“若无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西区不仅没有“塌陷”,依然是郑州城市建设的高地。

说到本期专题策划的西南区,不管是鲜明提出二七生态文化新城,还是业界和媒体眼中的郑州西南板块,若论季节,那就是非“秋”莫属了。“人言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生长在郑州荥阳的刘禹锡的咏秋佳句,道出了今日郑州西南的胜景。如果拿花作比,那就是桂花了。宋之问的“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让人顿生双翼,飞向月宫与嫦娥共舞,畅饮吴刚桂花酒。

置身在郑州西南晴空下,悲秋情怀自然不会再有,取而代之的首先是白天的秋高气爽,天朗风清。按照有关规划,到2020年,一个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50万人、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融总部经济区、商务办公区、生态宜居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高端商贸物流区、文博产业区、文化创意区、科普体验区、健康养生区、休闲度假区10大功能片区于一体的二七新城将会矗立在城市的西南之巅,郑州的“南大荒”将会实现华丽的转身,“西南之门开,新城迎君来”,“上风上水上二七,宜商宜居宜兴业”,一幅幅巨幅广告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让高山仰止,群峰仰望,愿居西南不羡东,向天再借五百年。

到了秋夜,清风入袖,明月入怀,徜徉在3100亩帝湖花园,驻足在河面宽100米、两岸各200米的运河景观带,熏染着葡萄园、樱桃沟、凤凰湖、尖岗水库所组成的10万亩“生态氧吧”的纯净气息,凝望着夜色中的郑州冯庄气象台,这个郑州气象最佳观察点,不觉诗情顿生,豪情凌云,把酒临风,恍如“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春华秋实。“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有了东区的“春华”,自然结出二七生态文化新城的饱满“秋实”。而且,单就本期策划主题文章中所涉猎的诸多超级大盘,占地2000多亩、总建筑面积420万平方米的亚星盛世,300多万平方米的德润黄金海岸,占地1000多亩的正商城,加上已经完美收官的帝湖花园,大功即成的升龙国际中心,还有绿地、世茂、金地、金荣等国内一流地产大鳄即将启动的巨筑,西南大盘时代如同春日繁花,硕果挂满西南。

地处中原的郑州,一年四季分明,所以城市的各个组团皆为“宜居”。城市需要科学、均衡、协同、全面发展,地不分南北,城不分西东,都是郑州都市区这个大家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大郑州在崛起,西南崛起,正当其时,斯为盛世幸事,当额首庆之。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