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新郑影像 上一版3
养路人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养路人生
趁着高温补路忙奉献播撒公路上
晨曦中,养护工人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当一些迷路的外地司机向养护工人问路时,他们总是尽力帮忙。
每人每天分包数公里的养护路段,整理路肩、边坡,有时也会搭伴干活,相互帮助,“放线”、“培土”一丝不苟。
撒下的是石子,铺筑的是坦途。
烈日烤透柏油马路的季节,养路正当时。
◀帮助新同事学习新知识,尽快掌握公路养护技能。 ▶菜地种植了豆角、韭菜等时令蔬菜,不大的菜园成了七里堂道班的“菜篮子”。

本报记者 刘栓阳 高凯 陈扬 李伟彬 万斌 文/图

当你愉快地行走在平坦公路上的时候,当你惬意地享受公路绿荫呵护的时候,当你潇洒地享受驾车速度的时候,你是否看到,炎炎烈日下,几名身穿橘黄色工作服的养护工人的背影格外清晰、醒目——是他们的辛勤付出,让我们在宽敞整洁的公路上,感受着快乐的步伐。

冒着酷暑,挥汗如雨,养护工人用他们的辛勤劳动保障了公路的宽敞平坦。

公路建设,三分建,七分养。新郑市1750多公里的道路,每天有300多名养护工人用扫帚来回清扫,同时包括破损路面的修补等工作。为了解这些养护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状况,近日,记者来到新郑市公路局七里堂道班,亲身体验并用镜头记录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平常生活新意浓

走进七里堂道班干净有序的小院,一名女养护工人正在菜园子里摘豆角。“大家提议把这里开垦出来做个菜园,种上自己喜欢的蔬菜,没事了拾掇菜园,也算养路工作的调剂,不但有成就感,还能改善伙食。”七里堂道班班长贾伟军告诉记者。

七里堂道班在院子里的两亩菜地上,种植了豆角、韭菜、菠菜等,院内绿意盎然。菜园由大家一起来种,包括除草、施肥等。小院内生活一片温馨。

趁着高温补路忙

“秋老虎”肆虐,最高气温达到了39.5℃,但在G107线梨河段,记者看到10多名养护工人身着工作服,正在给路面裂缝浇沥青。橘黄色的衣服上浸满了汗渍,黝黑的脸庞上挂满了汗珠。

“天气这么热,为什么不等天凉快些再干?”面对记者的疑问,班长贾伟军说,他们干活总是“趁”天气——越热,修补公路的效果就越好。

烈日当头,当人们享受空调、风扇、树荫带来的凉爽时,他们却在挥汗如雨,记者心中不禁升起深深敬意。

奉献播撒公路上

七里堂道班的交通生产工具是一辆农用汽车和一辆工具斗汽车,班长贾伟军不但是“领头者”,还是道班的“专职”司机,这个43岁的中年人,在公路养护岗位上已干了20年了。

农用汽车装满了各种工具,工人就坐在工具旁,停下车,并在两头摆上“道路施工”的牌子,养护工人就可以干活了。疏通边沟、清除杂草、清扫垃圾、修补路面……到了雷雨季节,更要夜以继日地抢修或者巡查路况,这些,他们都习以为常。

当一些迷路的司机向养护工人问路时,他们总是尽其所能,帮助司机找到正确的方向,这时,他们也感到开心和幸福!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