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起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十个宜居组团 扩展都市区建设新空间(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十个宜居组团 扩展都市区建设新空间(下)
闻名全国的二七商圈
炎黄二帝巨塑
黄河岸边渔家乐
四通八达的北环立交

郑州都市区建设

区域中心城市目标

到2020年,实现通达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南京的3小时铁路客运交通圈,形成“四纵三横”的高速公路网骨架,形成以郑州为核心“30、60、120、150”分钟的中原经济区交通辐射圈,形成直飞世界部分主要城市、营运业务覆盖国内主要城市的现代化国际空港,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客运周转量达到1000亿人公里,货运周转量达到1500亿吨公里;航空客运量达到4060万人次以上,货邮吞吐量达到50万吨。进出口总额达到500亿美元以上,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郑设立分支机构增至100家、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来郑设立总部及分支机构100家,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亿美元。形成多层次的旅游产业体系,接待国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人数分别突破100万人次和2亿人次。建成全国物流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会展中心、信息中心、创新中心、服务外包基地、装备制造基地、电子信息基地、汽车生产基地、国际陆港和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六)金水科教新城

四区构城

高端产业集聚 高端人才集结

金水科教新城西起中州大道,东至国道新107,南起连霍高速公路,北至黄河南岸,规划面积约118平方公里。

按照“一心、两翼、两轴、一带”的空间布局,突出生态和水系建设,突出科技研发和人才集聚,实施“四区构城”,主要布局总部经济区、教育服务区、科技研发区和文化旅游区四大功能片区。重点发展科技研发、高新技术及产品、商务服务、教育服务、服务外包、电子信息、楼宇工业和现代物流、生态文化旅游等产业,加快杨金产业园和金水北区等起步区建设,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园、服务外包产业园、河南中部软件园、总部创新产业园、河南八骏现代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心湖区、科教服务区和生活配套区等项目建设,打造高端产业集聚、高端人才集聚、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生态优美、充满活力、在中部地区有一定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根据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20万人,生产总值达到330亿元。

(七)惠济高端服务业新城

发展高端服务业

打造滨河景观新城

惠济高端服务业新城以北四环为中轴,南北两侧各1公里,介于黄河生态绿带与贾鲁河绿化廊道之间的区域,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

该区域重点建设沿黄文化旅游生态产业带、综合行政商务中心和花园口、大河路、古荥、长兴路四个组团。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会议会展、信息技术、物流、服务外包、金融业和高端房地产等产业,打造面向中原城市群、服务郑州都市区的滨河景观新城。重点抓好麦普软件园、郑州动漫产业基地、格力电器物流园、大河文化产业园、河南煤化工集团国龙物流园、郑州国际会议中心、中南文化创意产业园、正道生活谷、河南奥特莱斯现代化服务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根据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以上,城区常住人口达到50万人,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80亿元,其中高端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80%以上。

( 八)二七生态文化新城

两大板块 十大功能片区

现代服务业基地

二七生态文化新城北起南三环、南水北调干渠、西四环沿线,南至绕城高速,东至二七区界,西至郑少高速,规划面积约75平方公里。

围绕运河新区和龙西湖生态文化区两大板块,打造总部经济区、商务办公区、生态宜居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高端商贸物流区、文博产业区、文化创意区、科普体验区、健康养生区、休闲度假区十大功能片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商贸商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现代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以绿城煤化新城产业园、绿地滨湖国际产业园、红星美凯龙第八代商场、市电信枢纽、市投融资服务中心大楼、上海世茂城市综合体、龙西湖文博森林公园等项目建设为重点,打造郑州都市区核心增长区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根据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50万人,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

(九)先进制造业新城

两心三轴四组团

先进制造业核心集聚区

先进制造业新城位于陇海铁路以南,机场高速以东,郑民高速以北,前程路、经开第二十五大街以西,规划总面积86.7平方公里。

按照“两心(建成区城市中心、滨水新区城市中心)、三轴(航海路工业文明示范轴、南三环工业景观示范轴,经南八路综合服务业示范轴)、四组团(建成区产业功能提升组团、中部名牌产品组团、科技创新和总部经济集聚区组团、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组团)”的产业布局,重点发展汽车及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及生物医药产业,全力培育海马汽车工业园、日产汽车工业园、中烟工业园、装备制造工业园、食品加工工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保税物流产业园和医药物流产业园等8大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海马第二三工厂、日产扩能、宇通专用车、恒天凯马载重汽车、龙工、郑煤机、中铁盾构、中粮、双汇、百事可乐等重点项目。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建设百度、腾讯、网易、谷歌四大网络河南客服中心项目和向心力、景安数据通信、天乐动画、微谷网络、金擎游侠软件外包项目及滨水新区特色商业街、大型购物中心等项目。建成中原经济区先进制造业核心集聚区、工业总部经济集聚区和郑州都市区生态工业新城。

根据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8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50万人,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左右。

(十)高新城

一带一区一中心

产城融合宜居宜业

高新城规划建设面积70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新城位于西四环以西、杜英街以北、西南绕城高速以东、连霍高速以南区域,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

按照“一带一区一中心”(环状新兴产业带、生态宜居区、高端商务中心)布局,加快推进“高新城”组团建设,做强做大电子信息产业,扶持培育数字信息、智能仪器仪表、物联网信息技术、电子电器、文化创意、新能源与节能环保6个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电子电器产业园、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光伏产业园、3G手机产业园、物联网产业园、动漫创意产业园、固态照明(LED)产业园、郑州IT产业园(含863软件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10大园区。重点抓好格力电器郑州产业园、电子电器产业园、台湾友旺科技手机产业园、保绿能源500MW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郑州固态照明产业化应用示范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基地(河南基地)、郑州IT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金融、现代物流、教育服务业等高端服务业,建设省、市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建设新兴产业之城、现代商务之城、宜居创业之城、科技创新之城、生态人文之城。

根据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80万人,研发(R&D)总投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达到6%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0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1000家,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