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35
20
随笔
对一部小说的两种解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随笔

王鸿翎

幸福的境界

幸福的境界是什么?

有的时候,幸福就是一种目标,穿越在你实现目标过程中的那种艰辛和历练。有的时候,幸福是一种人身价值的认同,只不过认同的人越多价值的砝码越重,幸福感就会像陈酿酒香四溢。有的时候,幸福是喝了一杯好茶,看了一场好电影,读了一本好书。有的时候,幸福是给残疾人一辆轮椅,给低保户一袋大米,给智障者一堂课,给下岗工一份工作。

晚清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是这样阐述人生的三重境界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三境也可以用这样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初次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层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第一重境界时,人是激愤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不愿意轻易相信什么。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人生的第二重境界时,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人生到达第三重境界时,茅塞顿开,回归自然。这三层境界其实也代表我对幸福境界的理解。第一层,以为追求欲望的实现就是幸福,所以拼命的追求金钱、名利、房子、女人等等物质的东西。第二层,感觉物质远远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就改为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开始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看书学习,完善人生。第三层,认识自我,提高境界,才知道为自己不如为众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追求财富者富可敌国时才发现钱只是个数字。追求做官者官至上卿也就意味着所谋之事皆是为国家为百姓。求名者即使名气如中天给自己带来的是不进则退盛名之下的惶恐。

境界高所以气场大,所以为新中国的成立一辈子工作的毛主席才可以笑傲秦皇汉武稍逊风骚,看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不过是只识弯弓射大雕。志高才立意高,所以,燕雀理解不了鸿鹄之志,蜩鸟与学鸠不知道鲲鹏,所以才要学习隐姓埋名的英雄李文祥。卖茶叶蛋的虽然与造原子弹的同工同酬,叠纸巾和开航母的虽然分工不同,幸福感的品位确定是相同的境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造福社会造福人类,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

做理想分内事,说开心实在话,读破万卷好书,行偌大善事是真幸福之所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