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一周,几则新闻都与社会信任话题相关。 康菲公司通报,蓬莱19—3钻井5日全部停产。如果康菲公司这次说到做到,那将意味着拖延3个月之久的渤海溢油治理总算有了实质性进展。从最初秘而不宣,到近期说法不一,康菲公司的诚信遭到强烈质疑。停产是在国家海洋局行政命令与舆论强烈呼吁下,姗姗来迟的。这足以显示,“大块头”企业丧失社会责任心时,维护公共利益是多么艰难! 而据媒体揭露,5位文物专家为假古董估价并被骗子利用骗贷——“金缕玉衣”天价评估24亿元,银行损失5.4亿元。民间鉴定乱象背后暴露的专业人员职业伦理与道德操守问题着实让人担忧。 不论是“真谎言”还是“假鉴定”,无疑都触碰着公众的信任底线。有人说,在公共事件里,老百姓渐成“老不信”。质疑官方解释、专家观点,一句调侃“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了”,成为当前公众信任内耗严重的佐证。 公信力缘何被削弱?中国人为什么“什么都不信”?作为社会情绪稳定器的公信力,体现了权威性、信誉度以及影响力,一旦社会公信力受到损伤,便会导致民众对负面消息的接受度不断提高,鉴别真伪的意识受到削弱,久而久之,便会造成较大面积的“信任缺失”。 信任缺失的危害不言自明:信任断裂之下,政令不通,政策运行成本堆高;经济交往之中,流通滞缓,经济发展活力枯竭;人与人之间,互信缺失,社会道德底线失守……久而久之,如果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不信任情绪,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都将受到极大影响。 因此,安放“信任之塔”迫在眉睫。以往,有人将信任缺失归咎为利益格局的多样化,这未免偏颇。很多时候,政府信息的封闭化、公众信息的饥渴以及真相 “供给”的缺乏,才是透支人们信任的关键。因此,化解公众质疑,公开是一剂良方。公开真相,是政府责任部门的义务所系,也是“对接”公众知情权、监督权的必要路径。 同样,“信任之塔”的构筑,离不开信息公开制度的“添砖加瓦”。在公共服务层面,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和速度,让谣言止于真相,这是政府部门取信于民的“真经”。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日益成为党政机关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听取民意的重要窗口,“政务微博”已经成为“微时代”信息公开的一个有效渠道。适应新形势,将新媒体、自媒体与其他网络手段、网下手段并举,促进工作作风转变,激活网下工作机制为民众解决实际问题,无疑将成为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崭新渠道。 何 璐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