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T3 新郑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郭店崛起正当时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凝心聚力谋发展 共同携手促跨越
郭店崛起正当时
一村一品 激活农村经济改善民生 带给百姓实惠
位于郭店镇投资十六亿元的河南吉祥实业、吉祥铝业有限公司效果图。
位于郭店镇的河南福鑫玻璃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特种玻璃,已逐渐占领国内高端市场。
一期投资600多万元的郭店水厂,实现日供水能力3000立方米,解决1.5万余人安全饮水问题。图为水厂检修人员对机器例行补油。
郭店镇便民服务中心,让群众享受“一站式”服务。
郭店镇大范庄村的藤椅编制加工已成规模,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郭店镇形成的奶牛养殖、生猪养殖、大棚蔬菜种植等主导产业,有力地带动了农民增收。图为华润农业种植基地员工在采摘蔬菜。
郭店镇新型农村社区。

名 片

郭店镇位于新郑市北15公里,距郑州市南25公里,毗邻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京港澳高速、郑尧高速,107国道、郑新快速通道、豫04省道交叉贯穿全境,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全镇辖32个行政村,镇域面积77平方公里,5.1万人口。后周皇陵、北宋名相吕夷简墓、华阳故城等名胜古迹更为该镇增添文化魅力。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近年来,该镇着力发展和培育非公有制经济,形成了南部综合经济区、西部工业经济区、东北农副产品加工区三大园区,经济发展迅猛,曾先后荣获河南省百强镇、“科学技术普及推广示范镇”,郑州市“‘五好’乡镇党委”、“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单位”、“‘六好’建设基层工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2002年被河南省建设厅命名为“中州名镇”。

前 言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郭店镇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至关重要。郭店镇抢抓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工业引领,三产联动,多极发展,全面跨越”为目标,继续把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坚持一个中心(经济建设),突出三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民生工程),实现三个确保(经济总量增长、群众生活提高、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推进全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夏日的余热还在烘托着厂房内高涨的生产热情,秋风也为后周皇陵、华阳故城送来了清爽,走进新郑市郭店镇,感受这个现代文明与古老文化相得益彰的小镇,感受这个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齐头并进的小镇,感受腾飞中的新郭店。

发挥优势 积蓄发展后劲

投资16亿元的河南吉祥实业、吉祥铝业有限公司在郭店开工建设,投资6.7亿元的浙江华美集团落户郭店……2010年以来,郭店镇新招项目1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个,5000万以上项目6个。对于一个5.1万人口的郭店镇,是什么原因让它成为投资者的“香饽饽”?

“硬件不软,软件过硬。”

良好的交通优势。郭店镇距离郑州南25公里,处于半小时经济圈内;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6公里,京港澳高速、郑尧高速在辖区内形成高速路网,纵贯南北的107国道、郑新快速通道与豫04省道纵横交错,彰显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

园区的平台优势。始建于2005年的工业园区目前已形成了完善的规模。园区内的黄金大道、希望路、吉祥路等,形成“三纵三横”的框架结构,构筑了招商载体,拉大了园区框架,提高了项目的承载力;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也十分完善,移动通信光缆、高低压线路、路灯、医院、学校、银行等一应俱全;各项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成本,对承接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郑州市第二产业向周边转移极具吸引力。

优惠的政策优势。实行项目全程代办制,对新招项目从协议签订、项目审批、工商执照办理、水电供应等全部进入“政府超市” , 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投资环境。实行重点项目建设分包联系制和“自荐式”服务,对每个新招项目明确分包领导、联系人,坚持每天到企业建设工地,督进度、协调事、搞服务,真正为企业排忧解难,促使企业早动工、早投产、早见效益。

2011年以来,郭店镇获批的环评指标项目8个、获批或备案的产业项目10个、投资5500万元的新郑市锦隆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和投资5000万元的佳美刨花板制造有限公司已开工建设……工业主导,项目带动,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背后,彰显的是郭店镇十足的发展后劲!

一村一品 激活农村经济

所谓“一村一品”,通俗来讲就是一个村一个品牌,一个村一个主导产业。在郭店镇,记者在司洼村看到是木材加工、在大范庄看到的编制业……每村的“一品”,犹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在郭店镇政府的穿引下,形成了美丽的项链。

“1991年的时候,我们司洼村做木材加工的不过3户,后来镇里大力扶持,架设变压器保证用电、提供场地等,现在全村都发展起来了,每户每年收入八九万不在话下。”司洼村党支部书记说。目前,镇政府准备在该村建立“木材加工示范园区”。

“一村一品”如微风吹皱春水。郭店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养殖、木材加工、手工编制等产业,整个农村经济也活泛起来。目前,全镇规模化养殖场累计达到132家;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先后在前时、卅里铺、八府等行政村推广10项高新技术;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龙头带动、政策扶持和专业协会引导相结合,2010年申报市级龙头企业1个,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

改善民生 带给百姓实惠

发展经济,其目的还是为了改善民生。郭店镇始终把民生改善作为全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路宽敞通畅,房屋大气亮堂,林木成排成行。去年又改造了市场街道,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眼瞅着环境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好,真是打心眼里舒坦。”在镇区居住的张大爷感慨地说。

镇区改造、道路修建、学校改建、落成造林绿化、机井配套……一笔笔资金投入,一项项举措落实,基础更完善、保障更有力、精神更文明,力求让实惠为百姓享有。通过组织开展“优秀共产党员评选”、“全民素质升位工程”、“十贤十孝模范评选”、“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活动,不断提高全镇百姓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

近年来,郭店镇新修环乡道路60多公里,全力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投资280万元修建张辛庄小学综合楼和寝楼,优化校园环境;对镇卫生院进行了高标准升级改造,新建病房大楼1栋,购置大中型医疗器材10余件(套);2010年共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650人,转移富余劳动力就业1601人……全镇百姓生活更放心、安心、顺心、舒心。

郭店镇努力构筑法治型、服务型、效能型、廉洁型政府,努力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尽心竭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大力弘扬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进一步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加强审计监督和效能监察,为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在“‘十二五’已开局、新郑市作为郑州都市区重要组团城市使命在肩”的历史时刻,蓝图已经绘就的郭店镇,在催人奋进的发展春潮中,抟扶腾飞!

创新服务民生 民生牵手幸福

——郭店镇社会管理创新综述

走进郭店镇便民服务中心,来自华阳寨的村民孙小羞拿着刚刚为公公婆婆办好的养老保险手续,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自从有了便民服务中心,俺们办事就方便多了,省时也省事儿。”

在便民服务中心的办公桌上,一本本工作日志满满地留下了为百姓办事儿的记录。

郭店镇集中农业、民政、劳动保障等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八个部门,在便民服务中心统一办公、统一管理,实行“一体化”办公。工作人员坚持“一张笑脸相迎、一句甜语暖心、一个椅子让座、一杯茶水解渴、一声慢走道别”,使前来办事的百姓切实感觉到进门有亲切感、信任感,工作有高效感,出门有满意感。各部门还严格按照承诺时限进行办理,设立公开专栏,将各项制度和服务事项进行公开。服务中心“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的“一条龙”服务机制,使各项服务功能大大提高。

今年24岁的小超是郭店镇五里堡人,9月初他到镇便民服务中心填了求职表,没几天就接到了工作人员的通知,到镇里的一家企业面试。应聘成功的小超开心地说:“没想到毕业后这么快就能找到工作,还能在家门口上班,不仅能挣钱养家,照顾家里也方便。”

为提升服务质量,在便民服务中心营造“作风正、服务优、效率高”的软环境,郭店镇明确了镇党委书记亲自抓,综治办主任、纪委书记具体抓的中心管理体制,由纪委书记担任中心主任,每周轮流派一名纪委副书记或纪委委员进驻中心,对中心实行全天候、全方位监督管理。要求工作人员在接待办事群众时真正做到“四不让”,即“不让事情在我这里中断、不让差错在我这里出现、不让群众在我这里遭冷落、不让党和政府的形象在我这里受损害”。

郭店镇还按照“业务知识要过硬,身体素质要过硬,政治素质要过硬,为民服务本领要过硬,纪律作风要过硬,心理素质要过硬,机动应急能力要过硬”的要求,新招巡防队员20名,配备了车辆和器材,做到“民有所需、我有所帮,民有所求、我能所帮”。

今年年初,郭店镇分别在30个行政村等重点区域以及金融网点、超市、网吧等公共场所安装监控摄像探头,在豫04、郑新快速通道、107国道与入村路口安装智能监控探头10个,在30个企业安装监视报警系统30套,不断加大技防投入力度,构筑综合防控网络,群众安全感指数大大提升。

不仅如此,在“六护员”队伍建设中,郭店镇还请镇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综治办、农办、水利站、公路所、电管所、林站等部门精心准备培训教材,对“六护员”进行定期检测,并实行镇“六护员”管理站考核、管区考核、村两委考核、群众测评四结合的考评考核制度。镇“六护员”管理站为每位“六护员”制定了责任牌,印上各自的照片、姓名、电话、责任区域,并悬挂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不仅激发“六护员”工作的积极性,也能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到社会管理创新的点点滴滴。

村民时大爷当“六护员”已经3个月了,谈起现在的工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今年53岁了,还能当上‘六护员’,在家门口实现了再就业。每天扫扫地、修修路、整整渠……干点力所能及的事儿,既锻炼身体啦,也能改善身边环境,咱老百姓的生活只会越过越好。”

让创新服务民生,让民生牵手幸福。新郑市郭店镇农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写在脸上,甜在心里。

美好新生活 从这里出发

——郭店镇淅川移民新村见闻

为了南水北调工程,淅川人民“舍小家、保大家”,如离巢的燕子,各自飞入新家。现在他们生活如何,近日,记者走进新郑市郭店山根、双岭移民新村,感受他们的新生活。

设计更合理

让新家更满意

曾有人戏言,农村的典型标志就是户外旱厕。走进移民李振华的“小洋楼”,但见环境整洁、美观大方,他开心地说:“咱楼上楼下都有卫生间呢,太方便了。新家好看得很、住着还舒服。做梦也没想到能住上这样的房!”

据了解,郭店镇结合移民当地居住习惯和民房特点,按照“布局合理、美观实用、居住方便”的原则,参考全省其他移民新村设计建造样式,在第一批移民新村房屋建设的基础上,房顶采用坡屋顶,楼上楼下均有卫生间,既方便又合理,移民群众较为满意。

配套更齐全

让生活更如意

足不出户,一览天下——有线电视、互联网、远程教育等各种管线一应俱全。

轻轻一拧,来水通电——家家通自来水、户户通天然气。

在移民新村,高低压电缆全部入地,各家各户采用智能电表,实行电路远程监控,基本实现了电气化;移民村对外连接路、村内主次干道及宅前路等道路四通八达,方便了移民生产生活;移民生活污水采用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技术先进,处理过的水能够进行二次利用。

新家新气象,新村新生活,齐全的配套措施,让移民生活更加称心如意。

生活有保障

让心情更惬意

房子盖好了,配套齐全了,更重要的是要完善服务功能。在郭店移民新村,记者发现出门就有文化广场、小游园、公共绿地,走几步就到了超市、卫生所、便民服务中心……

“移民入住后,我们想移民之所想、急移民之所急,给移民之所需,全方位保障他们的生活。”郭店镇移民工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举办了三场招聘会,20多家企业为移民搭建了就业平台;对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应保尽保,关注他们的生产生活;对自主创业的移民,放宽门槛,降低收费标准,提供更优惠的政策……一项项措施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现如今,郭店镇的3个移民村政通人和、人心稳定,正在朝社会主义新农村大踏步迈进!

本报记者 陈扬 赵杰 李伟彬 高凯 通讯员 冯玉钦 王留军 文/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