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五九感言
清雨心音
并驾齐驱
秋山夕照(国画)
灶者,养生之本
漫思茶
橡子凉粉
《我们都爱玩发型》
连载
连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灶者,养生之本

张健莹

人类不再茹毛饮血了,用来熟食的灶台就应运而生了,《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灶者,养生之本。”民以食为天,没有灶台,何来熟食?

作为陪葬明器的陶灶台可谓汉代灶台的模型。

这个陶灶长19cm,高9cm, 宽14cm 。灶台上有勺,有瓢,有锅,锅上依稀可见内三石的字样。内三石是形容锅之大?还是寓意吃不完的粮食?灶台一边是投放柴火的进口,灶台上还有出烟道出烟口。回想我在农村见过的灶台,形象虽有不同,有方有圆,有大有小,构造却都是差不多的。灶台用大火小火,只需加柴多少用拨火棍拨弄就能控制,当然,柴也不能一味的多,把灶膛塞满没了空气火就息了。俗话说人要实心,火要虚心就是这个意思。饭做好了,灶膛里的余火灰烬还有余热,把红薯埋进去一会儿就熟。

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北方家里差不多都用一样的砖砌的炉子,虽然已经改烧煤炭,炉子跟灶台还是一样的原理。炉子有一个灶头为做饭专用,在侧旁还有一个温缸,算是利用了灶头的余热,冬天早晚的洗漱全靠温缸里的热水了。每当用到它,会油然生出自给自足的快乐。这沿用的都是祖宗的智慧。

有灶,自然敬灶王爷。每年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上天向老天爷汇报工作的日子,家家会煮一锅腊八粥,各种米豆、红枣、柿饼、花生应有尽有,粥甜甜的,稠稠的,天不亮就熬成了,还有一种麦芽糖,都是敬灶王爷的。这天要换一张新的灶王爷画像,贴上新的对联,上写“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足显对灶王爷的尊重。这就是祭灶。

如今早没了这样的灶台,灶王爷也淡出人们的视线,变成纯粹的神话传说了。城市用天然气,用不锈钢的灶台,农村不少地方也用上了沼气,不再受烟熏火燎的苦了。干净是干净了,方便是方便了,可也生出节能环保一连串的麻烦。有时还不免感觉干净简洁的乏味,又会回归到偏远的乡下寻找灶台煮饭的乐趣和味道,俗称农家乐,是眼下休闲和娱乐的时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