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 干 近一段时间,到处听到唱革命历史歌曲的声音,仿佛回到抗战,仿佛回到解放战争,也仿佛回到……那些如火如荼的岁月,那些令人热情高涨的时代。这些歌声是历史,也是记忆,当然也是文化。 毫无疑问,这些歌里有理想,有鲜血,有战斗,有精气神,值得传唱。 但是,笼统地将这些歌称为“红歌”却有些让人感到某种思维模式的复古。在革命年代里,红和黑是一种对立,但歌曲能否简单地用红和非红来判断,怕是要认真对待。记得“文革”期间有一阵批“黑画”,批黄永玉等人的画是“黑画”,诚然,黄永玉的猫头鹰和那些富贵牡丹相比,似乎不够“红”,但由此去认定黄永玉的画是“黑画”就有些可笑了。“文革”期间,还批过“无标题音乐”,那时的当局虽然没有好意思说是“黑曲”,但其批判的武器与批“黑画”的武器是一模一样的。 文学艺术作品是很难简单用红和黑来定性,就像我们曾经天真地按照“毒草”“香花”的标准去衡量作品,结果弄出了一大批的冤假错案,多年后忙着为作家艺术家平反,为作品平反。 红歌的标准按照什么来确认,没人说得出来。如果说红歌的大师,当是劫夫,他既创作了《我们走在大路上》这样广为流传的歌,也创作了那么多粗糙的“语录歌”,显然我们不能拿劫夫作为红歌的典范。 更不能望文生义,比如我们认为《红岩》、《红日》、《红旗谱》是红色经典,但不能由此就推说《红楼梦》、《红字》、《红与黑》这些带红字的书名都是红色经典。同样不能因为帕瓦罗蒂唱的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热情高亢、积极向上、有理想我们也将它称之为红歌,反之不能因为《小二黑结婚》带“黑”字就不视作红歌。 好歌需要流传,但流传是自然形成的,其实,近百年来带着中国人民革命记忆的很多歌曲已经在传唱,甚至包括样板戏的一些精彩片段,人们传唱恐怕不是因为仅仅“红”,而是作品本身有着丰富的艺术性和娱乐性。歌为心声,真正发自内心,才美,才动听。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