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重要新闻 4下一版
忠诚大爱铸就“四个一”
加快高新城建设
培育科技创新极
在转变方式上下工夫
久雨初霁 绿城碧空如洗
我市开颁
公务员证
公安部推广河南清网行动经验
市委市政府召开第四十九次
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周例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忠诚大爱铸就“四个一”
——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创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纪实(上)

本报记者 杨彦鹏

[ 走进中原名院名科 ]

院长名片

宋光瑞

全国中医院优秀院长。

全国肛肠专科开拓者,国家名老中医,全国肛肠学科有突出贡献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学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肛肠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肛肠学会主任委员,中国肛肠病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劳动模范,郑州市人民健康好卫士。

人物手记

我们是国家级的,更是老百姓的医院,永远把病人当亲人,永远把患者需求放在第一位。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9月3日,卫生部传来喜讯,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被评定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拨付专项资金500万元,为这家深得百姓信赖的医院25周年庆典送来一份丰厚贺礼。

全院干部职工为之群情振奋。身为一家三级中医专科医院,成为国家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双料”重点专科,获此殊荣在全国寥寥无几,不仅标志着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临床医学和综合实力步入国家先进水平,而且也标志着医院持续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25载自强不息,25载开拓创新,25载硕果累累。

弘扬祖国医学,博采现代科技,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以富有中医特色治疗痔疮、便秘、肛瘘、溃疡性结肠炎等先进技术,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在全国肛肠学科脱颖而出,从“十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到“十一五”全国重点肛肠专科医院,“十二五”又迈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新步伐,一步一个新台阶,抢占肛肠医疗技术制高点,一路走来、一路耕耘、一路突破,也收获了不少感动。

一家专科医院,为什么能够快速崛起,并显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在全国激烈角逐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以综合评定最高分而傲立潮头,其奥秘何在?

忠诚铸就一面旗帜

近日,记者采访院长宋光瑞,我们的对话先从“感恩”开始。

面对党和国家给予的这份殊荣和信任,这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国家名老中医、全国肛肠学科有突出贡献名专家宋光瑞,禁不住激情澎湃,他深情地说:“此次通过评审是一次检验,也是一次精神洗礼,是专科团队‘三平精神’的结晶,也凝聚着国务院、卫生部、省市各级领导的信任、关怀和支持,凝聚着社会各界的厚爱与信赖。”

面对困难与挑战,全国中医院优秀院长宋光瑞一手培养出来的敬业奉献、用足人生的专科团队,团结求实,勇争一流,不以平凡而不为,不以平常而懈怠,不以平静而无为,博中求专,专中求尖,实施科技带动、专科带动、机制带动、服务带动的发展战略,百折不挠追求卓越,无怨无悔感动服务,把平凡的事情做到精彩,用大爱忠诚铸就一面旗帜,照亮患者求医之路。

俗话说,金眼科、银外科,又脏又臭肛肠科,学会扎针找啰唆。

然而,既是一名党员、院长,又是一位全国知名专家的宋光瑞,从医50多年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致力于治疗大肠肛门病。

“患者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宋光瑞大学毕业,在一家综合医院一开始就从事肛肠专科。当时的社会歧视这个专业,在全国还没有形成学科,只有些简单技术散落在民间。顶着被人瞧不起的压力,他依然选择了肛肠专业。

从医不久,他遇到了医学生涯中感到最痛苦的一件事。

那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宋光瑞下乡巡诊,在圃田村恰遇游医正在把一位农村青年绑到椅子上准备割痔疮。患者的母亲见医生来了,突然跪倒在宋大夫面前,撕心裂肺地发出了求助。这一幕深深地刻在他的心中,让他致力于解决肛肠病临床难题的决心更加坚定。

当年肛肠专业没有系统的教科书,更没有权威性的参考资料。于是,宋光瑞白天忙工作,晚上搞写作,节假日到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坚持8年多,结合临床经验,整理主编了我国第一部肛肠巨著。1985年,108万字的《中国大肠肛门病学》出版面世,奠定了我国肛肠学科的理论基础。日本著名肛肠学者高野正博先生称该书为“沟通中日肛肠学术交流桥梁”工具书。

当年,享誉中原的青年专家宋光瑞负责的专科日门诊量已达100多人次,科室原有规模已不能满足患者需要。

1985年,经政府批准,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宋光瑞领创办起了河南省首家大肠肛门病专科医院。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如今,拥有4个病区320多张床位,专设有普通病房、标准病房和高档病房,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下转第二版)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